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6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膜蛋白对宿主细胞mRNA前体(pre-mRNA)3"非翻译区(UTR)加工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为模型,利用瞬时转染在细胞内过表达SARS-CoV-2膜蛋白;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系统性描绘宿主细胞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事件;Metascape数据库对发生显著APA变化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RT-qPCR验证靶基因3"UTR长度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ARS-CoV-2膜蛋白外源表达后宿主细胞内共813个基因发生显著APA变化。GO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APA基因广泛参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应激等生物过程,涉及病毒感染和蛋白质加工等。从中进一步筛选出AKT1基因,在IGV软件中显示3"UTR延长;RT-qPCR验证AKT1基因的3"UTR长度变化趋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 SARS-CoV-2膜蛋白潜在影响宿主pre-mRNA的3"UTR加工,其中参与多种病毒性生物过程的AKT1基因 3"UTR延长,且其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在细胞内被激活。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青藏高原草地承载力的空间演变特征并对其进行预警,以已有的青藏高原净初级生产力数据为基础,核算了该地区的草地理论载畜量及演变趋势,并结合县域实际存栏量,划定了草地承载力的预警等级。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草地承载力整体呈东高西低的格局,其中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是该地区草地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2)2000-2015年,青藏高原理论载畜量由8614.89万羊单位增至9451.53万羊单位;(3)青藏高原整体处于超载状态,2000-2010年超载状况加剧,至2015年超载状况稍有缓解,草畜平衡指数由67.88%增至79.90%,再降至67.91%。目前亟需优先控制72个红色预警县(超载状态正在加剧)的牲畜存栏量,避免超载状况进一步恶化。未来需要通过控制牲畜存栏量、调整畜牧区发展布局和提高草地生产力等多项措施的结合来改善青藏高原地区的草地承载状况,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总剂量为1550—2000单位,分4—7天处理猕猴,可促使其每侧卵巢出现滤泡超数发育,随后静脉注射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500单位,在24小时内,猕猴即可出现超数排卵。  相似文献   
4.
甲基紫精(MV)系统中,在对类囊体膜的光合磷酸化(PSP)活力近于完全抑制的二溴百里香醌(DBMIB)浓度下,由类囊体残缺膜与线粒体嵴膜组成的融合膜PSP活力不仅不被抑制,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促进。在铁氰化钾(FeCy)系统中,DBMIB对类囊体膜的PSP活力不能完全抑制,同样浓度的DBMIB对融合膜的PSP活力有抑制效应。检测了不同膜在不同系统中,光下耗氧、放氧、FeCy还原和融合效应的关系等,论证了融合膜中电子传递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Musashi-2(MSI2)是一种RNA结合蛋白质,对维持造血干细胞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SI2高表达能促进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AML)进展,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稳定沉默HL60细胞MSI2后,第1、2、3、4 d对照组的相对细胞生长率分别为1.931 ± 0.027、3.070 ± 0.073、4.017 ± 0.092和4.215 ± 0.246;敲减组分别为1.927 ± 0.035、2.564 ± 0.090、2.825 ± 0.097和3.223 ± 0.182,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细胞凋亡明显增加(7.967% ± 0.698% vs 3.400% ± 0.322%., P<0.01);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67.430% ± 4.390% vs. 50.360% ± 2.160%, P<0.01);NUMB蛋白明显上调,LEF1明显下降。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芯片筛选和荧光定量PCR验证显示,MSI2沉默组circRNA_001214表达水平是对照组3.48倍。这一结果也在NALM6细胞得到证实。进一步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ircRNA_001214最可能与miR-1273a、miR-1273e和miR 5095结合,进而影响参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YCS、AKT1、BAX、TNFRSF10A、TNFRSF10D)、Wnt信号基因(WNT4、WNT2B、WNT7B、 DKK2、SFRP1、CSNKE1和LEF1)以及参与细胞代谢相关基因(RPE, PGAM4, PGAM1, TAT, CBS、RPE、SUCLG2、PGAM4、PGAM1和 IDNK)。总而言之,MSI2可能通过干扰circRNA_001214生成,减少靶miRNA对凋亡、Wnt信号及细胞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促进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6.
The literatures on the Permian Sporae dispersae are rather meagre and scattered ascompared with those on the Carboniferous.The correlation of sediments of long geo-graphical distance in this period is thus nearly impossible at this moment.As far as isknown to the present writer,the contributors to the Permian microflora are Dalhunty(1945,49),Balme(1952,1955,1956),Imgrund(1952,1960),Klause(1953),Potonie& Klause(1954),Leschik(1956);Luber(1938),Kara-Murza(1952),Samoilovich(1953),Zoricbeva & Sedova(1954),Andreeva(1956),Zauer(1960),Medvedeva(1960)andothers.  相似文献   
7.
细胞培养生产人参寡糖素降低成本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参(Panaxginseng)细胞悬浮培养中,以无离子水代替重蒸馏水,细胞生长速率和寡糖素产率分别降低2.3%和2.9%。用白糖代替蔗糖,细胞生长速率和寡糖素产生率分别降低1.74%和1.23%。综合上述两方面结果,以无离子水和白糖分别替代原培养基中的重蒸馏水和蔗糖组成替代培养基,用替代培养基培养人参培养细胞,其生长速率可达0.509gDW/L.d.寡糖素产率可达1.443g/L,和原培养基相  相似文献   
8.
湘北烟区烟青虫发生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见平  汪明达 《昆虫知识》1994,31(3):153-155
烟青虫在湘北烟区1年发生5代,第一至四代危害烟草,第五代在其他作物上取食。自然条件下,世代重叠比较明显,幼虫发生与危害最大的是第一代,危害时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下旬,同时,还得出了烟青虫各代的发生期、历期及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相似文献   
9.
广西、云南的PSEUDOSCHWAGERINA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该文记述了广西宜山马脑山剖面及云南八宝小独山剖面Pseudoschwaserina属34种(亚种),分析了两剖面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的面貌,讨论了Pseudoschwagerina的地层意义。研究表明,两剖面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具有地方性种稀少的共同特点,大多数种皆为广相型分子。从动物群的组成上看,广西、云南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与我国贵州、北美及俄罗斯等地的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是,目前归入 Pseudoschwagerina名下的各种在形态上有着较大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区合Pseudoschwagerina地层带化石难以直接对比。根据对两剖面Pseudoschwagerina地层分布规律的研究以及国内、外Pseudochwagerina地理分布的资料,笔者建议选用 Pseudoschwagerina uddeni,P.beedei,P.robusta等 Pseudoschwagerina的典型分子做为含Pseudoschwagerina地层划分、对比的首要标准类群,选用P.uddeni和P.robusta分别做为确定Pseudoschwagerina带底、顶界线的首要标准种,以便于含Pseudoschwagerina地层的全球性的对比。  相似文献   
10.
云开脊蛇(Achalinus yunkaiensis)之前仅在广东和广西有分布报道。本文基于形态比较及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子系统关系分析结果,确定采集于湖南省新宁县的1号雌性脊蛇标本(CIB 119041)为云开脊蛇,为湖南省新记录种。该标本鼻间鳞沟约等于前额鳞沟,上颔齿24枚;背鳞通身23行,腹鳞150枚,尾下鳞55枚;尾长与体长之比为0.203。至此共有4种脊蛇分布于湖南省。此外,本文还报道了棕脊蛇(A. rufescens)1号雄性地模标本(CIB 119042),该标本鼻间鳞沟长于前额鳞沟;背鳞通身23行,腹鳞153枚,尾下鳞62枚;尾长与体长之比0.201。分子系统发育结果显示,棕脊蛇种组各支系的系统地位还需进一步研究厘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