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辽宁省棘蝇属二新种(双翅目: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万琦 《昆虫学报》1984,(1):112-115
在整理近年来采自辽宁东部山区的蝇科标本中,发现棘蝇属Phaonia R.-D.,(1830)两个新种,特此描述。新种模式标本存于辽宁省本溪市卫生防疫站。 1.直棘蝇Phaonia recta新种(图1—3) 体长6.5—8.5毫米。 雄 复眼具明显长纤毛,额宽约为前单眼宽的1.5倍,在最狭处侧额邻接,间额仅如一  相似文献   
2.
花蝇科四新种(双翅目:花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采自辽宁省东部山区的花蝇科标本中,发现了四个新种,它们分别隶于隰蝇属(Hydrophoria R.-D.),亮叶花蝇属(Paraprosalpia Vill.)和泉蝇属(Pegomya R.-D.)。模式标本均存于本溪市卫生防疫站。 1.鬃腹隰蝇Hydrophoria ventribarbata Hsue新种 体长8毫米。 雄间额较宽,稍狭于触角第三节宽;触角芒基半部具短毳毛,最长的毛略大于或等于芒基宽;下侧板前上缘和后气门前肋均裸;足黑色,跗节无特殊形状的变化,前足胫节中部具一根后腹鬃,中足胫节具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折麻蝇属八新种(双翅目:麻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万琦 《昆虫学报》1978,(2):185-193
本文描述的八个新种,主要是在整理1964—1976年采自辽宁东部山区的折麻蝇属标本中发现的。模式标本都保存在辽宁省本溪市卫生防疫站。 1.靴折麻蝇Blaesoxipha(Servaisia) cothurnata Hsue新种 体长:7—10毫米。雄:间额约为一侧额宽的1.5倍弱;侧颜鬃弱,2列或不规则。中鬃(2—3)+1;翅内鬃0+2;小盾端鬃弱。前缘刺明显。腋瓣白色。中足股节基半部具一后腹鬃列,中位具2—3  相似文献   
4.
薛万琦 《昆虫学报》1981,(3):305-306
整理近年来采自辽宁东部山区的花蝇科标本中,发现原泉蝇属(Nupedia Karl)一新种。新种模式标本存于辽宁省本溪市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5.
薛万琦 《昆虫学报》1981,(2):209-215
地种蝇属Delia R.-D. 是花蝇科Anthomyiidae中较大的属之一;其中有不少种类为害各种蔬菜和其他作物,影响农业生产,同时在卫生上亦有一定的重要性。本文报道的四新种是在整理近年来采自辽宁东部山区的地种蝇属标本中发现的。模式标本均存于辽宁省本溪市卫生防疫站。 1、拟片刺地种蝇Delia lamellisetoides新种  相似文献   
6.
梧桐科一些属的分类位置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梧桐科(Sterculiaceae)是锦葵目中的一个多型科,科的特征比较比样化。自从E.P.Ventenat(1830)建立该科以来,对于该科范围和包含的属种数目,各国学者至今尚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作者认为,火桐属(Erythropsis)应当从梧桐属(Firmiana)中分出成为单独的属;午时花属(Pentapetes)不应归入锦葵科(Malvaceae),应当置于梧桐科;田麻属(Corchor  相似文献   
7.
薛万琦 《昆虫学报》1983,(4):459-460
近来整理辽宁东部山区采集的棘蝇亚科标本,发现我国首次记载的集翅棘蝇属Syllegopterula Pokorny一新种,现描述如下。模式标本存于本溪市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8.
秽蝇属一新种(双翅目:蝇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万琦 《昆虫学报》1981,(4):436-437
秽蝇属(Coenosia Meigen.1826)是秽蝇亚科Coenosiinae中的较大的属。整理标本中发现该属一新种,特记述如下。新种模式标本存于本溪市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9.
经过1963—64年在辽宁本溪新岭对毛腹种蝇Hylemya (Chionomyia)vetula(Zett,1838)进行生态学调查的结果,说明本种主要以成蝇越冬,多在室外活动;以蛹期越夏:10月上旬最早出现(17℃),秋末初冬大批羽化,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形成了第一个成蝇高峰,翌年3—4月是雌蝇产卵时期,活动频繁,雌蝇数量较多,形成了第二个成蝇高峰。于5月上旬成蝇绝迹(22℃),成蝇出现季节全长为7个月。 幼虫滋生于人粪和猪粪中。成蝇取食人粪、猪粪和牛粪。因此是一种在卫生上有一定重要性的蝇种。 三龄幼虫:肛板显然大形而向两侧突出,这点有别于种蝇属(Hylemya)的各巳知常见种的幼虫形态,但易被误认为花蝇属(Anthomyia)。它同七星花蝇(Anthomyia imbrida)和横带花蝇(Anthomyia illocata)相似,但是有以下区别:(1)小锥形的腹突、副腹突显然位于亚腹突一线的背方:(2)腹垫仅具等大的小刺,中央区无较大形的棘:(3)后肛疣仅有较大的丘状隆起,没有象花蝇属已知常见种幼虫的后肛疣那样尖而明显;(4)后气门间距约为后气门直径的1—2倍。  相似文献   
10.
薛万琦 《昆虫学报》1979,(2):192-195
在整理辽宁本溪地区麻蝇科和丽蝇科标本过程中,发现槽叶亚麻蝇 Parasarcophaga uliginosa(Kra-mer,1908)应成立一新亚属,同时发现二新种和二新亚种,一并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