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7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阴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色谱法纯化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所表达的重组葡激酶-水蛭素融合蛋白(rSFH),经SDS-PAGE和RP-HPLC分析纯度达到98%以上,每升发酵液得率约0.7g。同时利用疏水色谱、MALDI-TOF对纯化过程中出现的rSFH同源二聚体的分析和表面疏水面积的计算及利用高效排阻色谱(HPSEC)分析NaCl、温度对rSFH的可逆二聚化行为的影响,认为疏水作用在rSFH的可逆二聚化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对照和用DEHP处理的大鼠肝脏提取核蛋白,以含酰基CoA氧化酶(AOX)基因表达调控部位的DNA片段和该基因的不同蛋白结合位点的DNA片段作为核蛋白结合反应的探针,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和Southwestern印迹分析检查了DEHP对AOX基因反式作用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血脂药物DEHP可显著增加AOX基因反式作用因子的含量和(或)与基因的结合活性,在转录水平上促进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四种小鼠肠道微生物D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异硫氰酸胍(guandine thiocyanate,GITC)法、Tiangen DNA提取试剂盒、Omega DNA提取试剂盒和广泛应用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法提取小鼠粪便微生物总DNA,通过比较所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发现粪便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的DNA纯度最高但浓度最低;CTAB法所得的DNA浓度最高但纯度最低;GITC法所得DNA的浓度高于粪便DNA提取试剂盒,纯度高于CTAB法。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16S r DNA-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技术进一步比较了各种提取方法所代表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GITC法提取得到的DNA所代表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3种方法。本实验所建立的GITC法可更全面地反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粪便微生物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自从Yanagisawa等报道内皮素(Endothelin, ET)是体内最强的缩血管多肽以来,ET的生物学意义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发现,组织缺血缺氧、循环儿茶酚胺浓度升高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加压素和钙离子载体等多种使细胞内Ca~(2+)浓度增加的因素均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氧反馈的分批培养流加补料的方法高密度培养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生产重组葡激酶-水蛭素融合蛋白。通过摇瓶培养对菌种和培养条件的初步筛选,采用溶氧反馈的流加补料策略,进行了5L发酵罐的合成培养基和复合培养基的发酵工艺的研究。通过对培养条件的不断优化,重组葡激酶-水蛭素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里得到了高效表达,菌体密度最终达到115g/L(WCW)以上,可溶性重组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含量约为1.1~1.2g/L。5L发酵罐的发酵工艺参数在40L发酵罐中进行了放大培养,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的放大,可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从多糖提取后的紫皮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渣上分离到一株能够水解石斛多糖的菌株,为丰富寡糖食品新原料种类,对该菌株的发酵产酶活性进行分析。利用酶法制备紫皮石斛寡糖,并进行小试和中试,采用硅胶柱色谱对寡糖进行初步分离,PMP衍生化后通过HPLC分析单糖组成。结果表明,水解石斛多糖的菌株为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该菌株液态发酵至第4天酶活最高,为0.1 U/μL,最佳酶解时间为24 h,粗酶液能够耐受30%的乙醇。通过粗酶液生物转化石斛多糖的小试和中试成功制备了大量的石斛寡糖,并对各组分进行了初步分离,单糖组成分析表明其主要由甘露糖组成,并含有少量的葡萄糖或果糖。通过粗糙脉孢菌酶法制备得到的紫皮石斛寡糖主要为甘露寡糖。  相似文献   
7.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重组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是增加单位时间,体积重组蛋白产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在获得高密度的同时取得较高的单位时间/体积目的蛋白产率,是高密度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与所选用的菌体、构建的表达系统、发酵时pH、溶氧、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温度、质粒稳定性、代谢副产物的限制及时比生长速率的控制等因素有关。试从这些方面加以综述,分析这些条件对重组蛋白生产的影响,介绍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