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1953年   6篇
  1952年   3篇
  1951年   3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肌苷对缺氧心肌跨膜电位和收缩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在正常和缺氧情况下,观察肌苷对豚鼠心室乳头肌跨膜电位和收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肌苷使正常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间(APD_(10)、APD_(50)延长。在缺氧心肌,肌苷使细胞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去极化幅度增高,零期最大去极化速度加快和动作电位时间延长。肌苷增加正常心肌收缩力,使缺氧心肌收缩的衰减显著缓和,亦即使收缩功能改善,且表现剂量-依从性。肌苷对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提示它很可能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特别是在缺氧心脏。肌苷对离休乳头肌收缩的影响,证明其对心肌有直接的强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钩蛾亚科黄钩蛾属(鳞翅目:钩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钩蛾属Tridrepana全世界已有32种(Watson,1957),其中包括中国的10种(Watson,1968)。我们手中标本已鉴定10种,其中新增4新种及1新亚种。本文作一全般记录。  相似文献   
3.
无眼金线鲃及其性状演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无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anophthalmus是继我国个旧盲条鳅、无眼平鳅、裸腹盲鲃之后发现的第四种盲鱼。与近似种小孔金线鲃相比,该新种侧线鳞较少。由于它长期生活在黑暗的石灰岩溶洞之中,引起某些性状的适应性变异:眼睛消失;体无色素;鳞片退化,感觉器官特别发达。形态比较结果表明,无眼金线鲃是类似小孔金线鲃的祖先进入地下伏流后,适应黑暗环境而形成的一个种,为本属鱼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化分支。  相似文献   
4.
Abstract Growth-chamber cultivated Raphanus plants accumulate nitrate during their vegetative growth. After 25 days of growth at a constant supply to the roots of 1 mol m?3 (NO?3) in a balanced nutrient solution, the oldest leaves (eight-leaf stage) accumulated 2.5% NO?3-nitrogen (NO3-N) in their lamina, and almost 5% NO3-N in their petioles on a dry weight basis. This is equivalent to approximately 190 and 400 mol?3 m?3 concentration of NO?3 in the lamina and the petiole, respectively, as calculated on a total tissue water content basis. Measurements were made of root NO?3 uptake, NO?3 fluxes in the xylem, nitrate uptake by the mesophyll cells, and nitrate reduction as measured by an in vivo test. NO?3 uptake by roots and mesophyll cells was greater in the light than in the dark. The NO?3 concentration in the xylem fluid was constant with leaf age, but showed a distinct daily variation as a result of the independent fluxes of root uptake, transpiration and mesophyll uptake. NO?3 was reduced in the leaf at a higher rate in the light than in the dark. The reduction was inhibited at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calculated to exist in the mesophyll vacuoles, but reduction continued at a low rate, even when there was no supply from the incubation medium. Sixty-four per cent of the NO?3 influx was turned into organic nitrogen, with the remaining NO?3 accumulating in both the light and the dark.  相似文献   
5.
从亚洲蟾蜍(Bufo bufo asiaticus)与鸡红细胞核内分离纯化了HMG蛋白(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s),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证明两者的电泳图谱不完全相同,在蟾蜍的红细胞内也能观察到与鸡HMG_(17)相对应位置上的蛋白质区带,但在鸡HMG_(14)相对应的位置上,却能观察到两条显著的蛋白质区带(A及B带)。此外,我们已把蟾蜍成熟红细胞与苯肼诱发后的网织红细胞内的HMG蛋白进行比较,证明两者有显著的差异。网织红细胞内HMG_A和HMG_B蛋白在含量上起了变化,却与成熟的红细胞相反。另外还出现了二条新的蛋白区带(C与D带)。初步的结果暗示了,HMG蛋白类似于非组蛋白、染色质蛋白,在量上的变化将会引起功能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是虫草蝙蝠蛾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朱弘复 《昆虫学报》1965,(6):620-621
冬虫夏草原名夏草冬虫,简称虫草,是我国一味名贵药材。李时珍(1578)的本草纲目中未有记载。据考据此种药材在清朝雍正或乾隆年间才应用(中国药学大辞典,1958)。赵学敏(1756)的本草拾遗和吴遵程(177)的本草从新才把它记载为药材。四川通志、黔囊、文房肆考、柑园小识等书中早已提到,足见在民间府用已久。1723 年曾有法国人把标  相似文献   
7.
初志国  冯杰  顾蕴辉 《生理学报》1989,41(3):255-263
实验用乌拉坦麻醉、箭毒化、人工呼吸的大鼠,观察到:(1) 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Glu)注入尾侧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部(PAG)引起明显的加压反应,(2) 该效应可被双侧延髓头端腹外侧(RVL)加压区内注射酚妥拉明或心得安衰减,但不受阿托品注入RVL影响;表明此升压反应是通过RVL及其内的α-及β-受体实现的。(3) RVL内注入心得安也可衰减电刺激腹侧臂旁核(NPV)的加压作用,却不影响Glu注入NPV的升压效应;结合以往的实验结果,提示尾侧PAG腹外侧部的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可能一方面路过臂旁核直接作用于RVL内的β-受体,另一方面可能在臂旁核内换元,然后作用于RVL内的α-受体,而起升压作用。  相似文献   
8.
甘蓝类无蜡粉亮叶性状遗传规律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于1987年从普通结球甘蓝“迎春”品种自交二代群体中,发现了无蜡粉亮叶甘蓝突变株, 经过多年对其遗传规律进行的研究,认为这一无蜡粉亮叶性状是由一对隐性纯合基因控制。利用这一性状可培育结球甘蓝及其它甘蓝类具有这同一性状的新类型、新品种,提高其品质,更可作一代杂种利用的标记性状,充分发挥一代杂种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盘鮈属鱼类的分类研究及两新种记述(鲤形目:鲤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盘鮈属是我国鲤科鱼类的一个特有属,过去已记录7种,因早期发表的云南盘鮈原始描述简略,国内又无人察看过模式标本,造成一些种名归属混乱。本工作在核对多数种的模式标木或地模标本的基础上,对盘鮈属鱼类的分类性状重新估价,认为多鳞盘鮈 D.polylepis Huang不能成立,为长鳔盘鮈 D.macrophysallidos Huang的同物异名,予以归并,经整理本属鱼类可分为8个种,其中具2个新种,文中给出了分种检索表,还就过去分类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生物脱氮是由微生物主导的地球氮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包括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等过程。在微生物联合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氮及氨氮经一系列作用转化为氮气,这种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处理工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以信号分子为媒介通过改变菌群密度和周围环境变化来调节微生物的各种行为。大量的研究已证实调控QS信号分子在生物脱氮中具有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各种信号分子类型,从基因组学、实际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各类信号分子以及检测方法,同时针对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cyl homoserine lactones,AHLs)类信号分子在生物脱氮中的作用进行详细介绍。然而不足之处在于信号分子研究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仅仅研究了单一信号分子对生物脱氮的影响。未来可将信号分子应用于实际污水,研究多种信号分子共同作用以及多种微生物之间的QS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