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3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152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玉荣  燕超  孔云逸  张刚  刘东晓  李勇 《病毒学报》2021,37(5):1148-1157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蜱虫病毒组学的本底数据,采用病毒宏基因组学方法对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右旗和四子王旗地区3个采样点采集骆驼和羊体表寄生的1789只蜱虫样品进行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并对特定病毒进行巢式PCR扩增和测序,通过Clustal W和MEGA7.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数据显示,蜱虫样品携带包括植物、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等来源的17个病毒科和一些未分类的病毒;其中,2株弹状病毒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新疆地区和长江地区的弹状病毒的同源性达到98.5%和96.26%,提示蜱虫弹状病毒可能是通过羊和骆驼等动物贸易导致了新疆和内蒙古地区,以及内地的跨区域传播;细小病毒仅在羊来源的蜱虫中检测到,与中国河北地区的山羊血清中的细小病毒形成同一进化分支,我们推测蜱虫细小病毒在国内不同地区间可跨区域传播,在进化分析过程中,发现这种病毒与多种的细小病毒的同源性都不低于50%,提示细小病毒可能具有遗传稳定性;Tamdy病毒与来自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和美国的Tamdy病毒均具有极高的同源性,结果显示该病毒在内蒙古地区已经出现,并存在潜在流行的可能,有必要对Tamdy病毒进行进一步的监测;在本研究中,我们鉴定的白蛉病毒与来自新疆的亚洲璃眼蜱所携带的博乐蜱虱病毒形成同一个进化分支,与新型布尼亚病毒和Heartland virus病毒的同源性达到50%以上,该结果提示,我们发现的蜱虫白蛉病毒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病性,需要对其流行情况和致病性进行监测和研究.本研究为完善内蒙古部分地区蜱虫病毒的多样性和本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在鉴定我囱青海省单蚤属(Monopsyllus Kolenati,1857)的跳蚤标本时,除检出别人已记述过的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Rotnschild,1907)],新月单蚤(Monopsyllusscaloni Vovchinskaya,1950)和冯氏单蚤(Monopsyllus fengi Liu,Xie et Wang)(新种,待发表)外,尚发现两个在形态上都接近花鼠单蚤[Monopsyllus indages(Rothschild,1908)]的新种。由于两新种阳茎钩突特别,故分别命名为钩状单蚤Monopsyllus hamutus,新种和文状单蚤Monopsyllus forficus,新种。鉴别这三个蚤种的重要特征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3.
胆碱能神经对人餐后神经降压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6名健康成人进食、餐前肌注阿托品以及单纯咀嚼食物后的血浆神经降压素样免疫活性物质(NTLI)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胆碱能神经对神经降压素释放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NTLI和胰多肽(PP)的含量,以便同时比较两者释放的状态。6人的基础血浆NTLI和PP的水平平均分别为15.7±2.4和16.6±9 7pmol/L。进食后,血浆NTLI和PP水平均显著增高,并呈双相反应。第一个血浆NTLI高峰平均为60.7±13.2pmol/L,出现于餐后的20min。餐后90min,又出现另一个高峰,其平均水平为58.8±8.2pmol/L。在进食前肌注阿托品1mg,餐后的第一个血浆NTLI高峰消失,而第二个高峰仍存在。单纯咀嚼食物后,血浆PP水平明显增高,而对NTLI的释放无刺激作用。本文结果提示,餐后早期的神经降压素释放的调节是由非迷走胆碱能神经参与的,而后期的释放不受胆碱能神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甲基紫精(MV)系统中,在对类囊体膜的光合磷酸化(PSP)活力近于完全抑制的二溴百里香醌(DBMIB)浓度下,由类囊体残缺膜与线粒体嵴膜组成的融合膜PSP活力不仅不被抑制,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促进。在铁氰化钾(FeCy)系统中,DBMIB对类囊体膜的PSP活力不能完全抑制,同样浓度的DBMIB对融合膜的PSP活力有抑制效应。检测了不同膜在不同系统中,光下耗氧、放氧、FeCy还原和融合效应的关系等,论证了融合膜中电子传递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脑室注射6-羟多巴胺对黄鼠冬眠入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脑室内注射化学去交感药物6-羟多巴胺(6-OHDA)的方法,观察了人为地降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活动对达乌尔黄鼠入眠的影响。结果表明:脑室注射100-200μg6-OHDA使脑内NE含量减少50%以上,明显促进黄鼠入眠,平均入眠诱导期比自然冬眠动物明显缩短,整个冬眠季内冬眠时间延长,冬眠黄鼠仍具有正常的入眠觉醒周期。这些结果提示脑内NE系统活动水平降低是触发动物入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香菇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在今天纯种人工栽培同样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方向。经查上海栽培香菇“菌种”内生长不正常的菌丝体制剂中有直径为20nm,长度多为100—200nm的类似棒状病毒颗粒。在接种后14—20天,生长缓慢的菌丝体中有直径为28、36、40nm三种不同大小的类似球状病毒颗粒,未见棒状颗粒。在香菇子实体的制剂中同样见到与菌丝体中一样的球状颗粒以及大小为15—16nm×100—300nm的较细的棒状颗粒。病香菇菌褶超薄切片中显示棒状颗粒结晶及球状颗粒的聚集;在液泡中有直径为15—16nm的棒状颗粒。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透射电镜对朱顶红成熟花粉水合、活化和萌发的动态过程中营养细胞质的结构和组成变化进行了观察。成熟花粉具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微丝束以聚集体的形式存在。花粉活化后,细胞器的数目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质体和线粒体的片层明显增加,内质网片层狭窄,高尔基体活跃产生小泡,脂体降解及微丝聚集体散开。花粉萌发后,细胞质中出现周质微管和被刺小泡,此期细胞器的变化不明显。微丝以纤丝状遍布整个花粉管中。  相似文献   
8.
固定化虫荧光素酶光纤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化虫荧光素酶光纤传感器蔡谨,王顺光,杨歧生,吉鑫松(浙江大学化工系生化教研室,杭州310027;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200031)关键词虫荧光素酶,ATP,固定化酶,光纤生物传感器ATP是生物体内极为重要的能量物质。如何准确快速地定量A...  相似文献   
9.
经过推导,得出小麦赤霉病的两类药剂防治指标模型.在保证品质、收支有余的条件下,第一类模型附加产投比较佳、净收益最佳原则,第二类模型附加产投比最佳原则.灵敏度分析和合理性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模型可做为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的决策工具.同时,给出了两类模型的BASIC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耳叶蝉科耳叶蝉属四新种:1.浅斑耳叶蝉Ledrapallidesp.nov,2.片脊耳叶蝉Ledralamellasp.nov,3.黑纹耳叶蝉Ledranigrolineatasp.nov,4.明冠耳叶蝉Ledrahyalinasp.nov..标本分别采自我国西藏、云南及安徽省.模式标本保存于安徽农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