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对经15代选育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 tenella)山西株的早熟株与其亲本株的繁殖力和致病性进行比较研究,证实早熟株的潜隐期比亲本株缩短21 h,繁殖力下降40%左右;对致病性的研究显示,早熟株感染后对鸡只增重、AC I的影响较小,对11日龄雏鸡的半数感染量和半数致死量较亲本株增大,肠道病变记分较亲本株下降。由此认为,该早熟株符合球虫早熟株的特性,可用于鸡球虫病早熟苗的制作。  相似文献   
2.
E.tenella感染雏鸡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和母源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实验用斑点酶联免疫试验 (Dot ELISA)检测了E .tenella感染雏鸡特异性抗体、免疫母鸡卵黄和后代血清中特异性母源抗体的动态变化及不同日龄雏鸡的抗球虫水平。结果表明 :(1)雏鸡感染E .tenella后第 6d即可在循环血液中检测到特异性IgG ,于第 18天达到峰值 ,第 30天降至感染后第 7天时的水平。 (2 )母鸡二次免疫后第 5天卵黄中即有高水平的母源抗体 ,免疫母鸡后代 1日龄时母源抗体滴度高达 9.83,与未免疫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1) ,二者都随着日龄增长降低 ,但免疫组下降幅度很小 ,2 9日龄时仍和对照组 18日龄水平相当。 (3)免疫母鸡后代对再感染的抵抗力显著增强 ,卵囊减少率高达 93%,抗球虫指数和相对增重率都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1) ,雏鸡的抗球虫水平随着日龄增长逐渐降低 ;母源抗体、抗球虫指数和相对增重率三者之间两两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而这三者又都与卵囊产量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E.tenella感染鸡CD4+、CD8+T细胞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感染雏鸡后各免疫器官和盲肠局部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 淋巴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雏鸡初次感染E.tenella后,免疫器官盲肠扁桃体、脾脏、胸腺和盲肠黏膜中的CD4 T淋巴细胞均于第2天开始增殖,第6天~8天达到峰值;二次感染后第2天有短暂的下降,第5天开始缓慢回升,第8天二次达到峰值,但第二个峰值比第一个峰值低,说明CD4 T淋巴细胞积极参与启动免疫应答和抵抗初次感染。(2)雏鸡初次感染E.tenella后,免疫器官法氏囊、盲肠扁桃体、脾脏、胸腺和盲肠黏膜中的CD8 T淋巴细胞都于第2天开始增殖,第8天达到峰值;二次感染后立即回升,第5天达到峰值,然后缓慢下降,且第二个峰值比第一个峰值高,表明CD8 T淋巴细胞是抵抗再感染的主力。  相似文献   
4.
选育制备弱毒疫苗所需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运用Jeffers建立的早熟系选育方法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山西株(E.tenella SX010323)进行早熟选育,并对其内生发育、致病性、繁殖力、免疫原性、稳定性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经过海兰白雏鸡15次传代之后,E.tenella SX010323潜隐期由141h缩短至120h,卵囊明显缩小。选育得到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山西株早熟系(E.tenella SX010323P15)其内生发育表现第二代裂殖生殖不完全;亲本株与早熟系对11日龄雏鸡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7.52&#215;10^4个/只、27.64&#215;10^4个/只,早熟系在致病性与繁殖力上均较母株大幅度降低,但保留了母株的免疫原性,经早熟系免疫的雏鸡可抵抗亲本株半数致死量的攻击。对选育的早熟系进行放松选择传代10次,其潜隐期、OPG、致病性均保持了早熟系的特征。提示通过早熟选育得到了遗传相对稳定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