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水稻二化螟灾变规律与栽培因素之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多年的历史资料分析,近年来安徽省广德县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灾变规律发生了新变化:发生期推迟,发生程度加重,主害世代推后。栽培因素如种植制度的调整,优质稻品种的普及,水稻播、栽期的推迟,免耕技术的推广等与其关系密切。这些因素将继续向有利于害虫方向发展,螟虫重发仍将持续。对螟虫的预测与控制必须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
锐劲特在水稻主要害虫总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列试验证明:锐劲特是水稻害虫多靶标防治中较好的防治药剂,5%锐劲特SC600mL/hm^2对白背飞虱的防效同25%噻嗪酮WP675g/hm^2加80%杀虫单WP750g/hm^2基本一致;对褐飞虱的防效,其速率性及持效性显著居优;对2代二化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杀虫及保穗效果均明显高于杀虫单,差异显著,对稻纵卷叶螟、低龄稻苞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52%,97.62%;用量为750mL/hm^2时,对高龄稻苞虫的防治效果为89.00%,可达一药多治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稻纵卷叶螟在不同栽期水稻上发生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韦永保 《昆虫知识》1990,27(4):193-195
通过1986~1988年的大田调查及室内试验,初步查明稻纵卷叶螟在不同栽期的单季中籼稻上,发生规律不同:早栽田栖息蛾量多,田间着卵量高,而后期幼虫密度低,受害轻;中、迟栽田则相反。其原因是水稻营养条件、天敌数量、水肥管理措施的差异。从而认为,水稻适时早栽是减轻我县稻纵卷叶螟为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四(2)代稻纵卷叶螟与白背飞虱兼治技术的实施依据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be与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是我县水稻生育中期的主要害虫。80年代以来,暴发频繁,是稻田害虫类的重点防治对象。过去,基本上是根据当年的防治适期,分别用药剂防治,但由于稻田用药次数增多,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还更多地杀伤了天敌。为了减少稻田用药次数,1988年以来,我站开展了对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兼治技术的研究,经过几年推广应用的实践证明,其控虫、护益、节本效果均较理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的发生概况我县为单季中籼稻区,80年代,品种以…  相似文献   
6.
影响二化螟种群变化的主导因素分析及其趋势的简易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永保  刘明熙 《昆虫知识》1998,35(3):129-132
通过对广德县1978~1994年二化螟系统调查资料的分析,表明7~10月为引起种群数量年变化的关键时期;7、8月的平均温度为引起种群年变化的主导因子。并选用7月均温,建立了年变化趋势的简易预测方法,16年回检,正确率达87.5%,2年预检,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