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定了在pH 5.2到8.7和温度22°到45℃时钼铁蛋白和铁蛋白的稳定性。按logKm和logV分别对pH作图,得到下列参数。于30℃在酸性侧,乙炔络合常数PK_b(C_2H_2)=6.43—6.50,乙炔催化常数pK_b′(C_2H_2)=4.78,在碱性侧乙炔络合常数pK_a(C_2H_2)=7.42—7.55,乙炔催化常数pK_a′(C_2H_2)=7.88—8.29,氮络合常数pK_a(N_2)=7.75—7.9及氮催化常数pK_a′(N_2)=8.08—8.68。既然pK_a与pK_b或pK_a′与pK_b′二者间隔小于3.5个单位,又按V/Km及V′对pH作图,其结果为pKb(C_2H_2)=6.28pK_a(C_2H_2)=7.68和pK_b′(C_2H_2)=5.53和pK_a′(C_2H_2)=8.93。将不同温度下的pK_b或pK_a分别对各自温度的倒数作图,其热力学数据为由pH 5.7到7.3范围内,质子移变基团的解离热⊿H(ioh)=7742卡/克分子,相应的pK_b(C_2H_2)=6.16—6.36;由pH 7.3到8.4范围内⊿H_(ion)=6983卡/克分子,相应的pK_a=8.24—8.44。这些数据指出固氮酶钼铁蛋白络合乙炔的功能基团可能具有咪唑基·巯基和氨基相类似的结构,这种推测正在用化学修饰的方法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自然环境中噬菌体与其宿主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环境中噬菌体与其宿主间的相互作用靳素英张成刚崔明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PhageHostInteractionsinNaturalEnvironments.JinSuying,ZhangChenggang,CuiMin...  相似文献   
3.
我们研究了PFD7质粒DNA的抗变能力及其纯化方法。经试验,pFD7质粒DNA在100℃处理2—4分钟可保持85%以上的转化活性,处理10分钟转化活性降到50%以下,处理20分钟仅剩10%左右,而在pH12.5处理3—5分钟,转化活性没有下降。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经上述热或碱处理后pFD7质粒DNA电泳带不变,而染色体DNA在100℃处理2分钟或pH12.5处理3—5分钟即发生变性并显著降解,原电泳带消失。从pFD7质粒DNA分别对热和碱的稳定性可推知它主要以CC-DNA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4.
由于2-酮-L-古龙酸还原酶(简称KGR)的存在,理论上造成了Vc合成前体2-酮-L-古龙酸(简称2KLG)部分被还原成L-艾杜糖酸〔1.2〕,影响了Vc二步发酵的产率。而从L-山梨糖到2-酮-L-古龙酸的转化中,除被KGR催化的还原负反应外,均属于氧化反应。所以,从该角度出发,抑制KGR的活性,消除还原负反应,是提高2KLG产酸率,进而提高Vc二步发酵产率的关键。本研究在纯化KGR的基础上⑶,对其物质组成及性质进行了研究,并研制了几种稀土元素化合物,考察了它们对KGR纯酶及在L-山梨糖发酵中对2-KLG产酸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将一株弗氏中华根瘤菌(R.fredii)QB1130的Tn5插入突变株ON-2用于生态学研究,以评估Tn5在自然环境中的水平转移以及各种水势下Tn5对突变株ON-2在土壤中运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自然潮湿的土壤中,Tn5本身的水平转移频率很低,且与Tn5插入相关的突变株卡那霉素抗性表型标记在非选择性平板上连续传40代后仍然稳定.突变株ON-2与相对应的野生型菌株QB1130在各种相同水势的土壤中的运动无明显差异(P=0.01),表明Tn5的插入不影响突变株的运动.因此,Tn5可作为研究R.fredii基因工程菌大回应用的一个稳定有效的生态学标记.  相似文献   
6.
用对氯汞苯甲酸或二巯基双二硝基苯甲酸修饰巯基。用三硝基苯磺酸、重氮四唑和焦碳酸二乙酯分别修饰氨基、酚式羟基和眯唑基。在一定范围内,被修饰钼铁蛋白在特征波长吸收值的上升和重组活性的下降与修饰剂用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相一致,超过该范围后则光吸收和活性都保持不变。由于无氧凝胶过滤去除多余的修饰剂时未加连二亚硫酸钠,甚至正常钼铁蛋白的重组活性下降了24.2%,修饰后的铝铁蛋白活性下降范围为23.4~41.4%不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从中国东北地区土壤中分离到的8株弗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fredit)进行了血清学和氢代谢研究。交叉凝集试验结果表明其中存在3种血清型,而Sj5与国内外目前发现的14种S.fredii接种的大豆依赖共生固氮作用,在其株木质部汁液中,含有大量的酰脲(尿囊酸+尿囊素),它是共生固氮氮素贮存和运输的主要形式,与接种B.japonicum的值株木质部汁液中的氮运输特征基本相同。而施以无机氮源的大豆植株,其木质部汁液中酰脲含量相对较低,但却含有相对多的氮基酸[1]。  相似文献   
8.
天津东郊盐碱土微生物分布及土壤酶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津东郊盐碱土微生物分布及土壤酶活性靳素英,崔明学,蔺继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Distributionofmicroorganismsinsaline-alkalisoilatcasternsuburbsofTianji...  相似文献   
9.
在滤膜、液体培养基和土壤微宇宙3种系统中,研究了接合型质粒pLV1016 由快生型大豆根瘤菌(Rhizobiumfredii)QB1131 向R.frediilux Lux3的水平转移及pLV1016 由QB1131 向土著细菌的转移.接合培养1d后,分别计算供、受体菌的生长速率和质粒转移速率常数(γ).结果表明,相同接种浓度下,滤膜接合时γ值最高,土壤中γ值最低,γ值不受土壤是否灭菌和是否有大豆植株的影响,γ值与初始接种浓度负相关,与供、受体的生长速率正相关.在未灭菌土中检测到pLV1016 可转移到土著细菌,土著接合子分别属于根瘤菌属和假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中基因工程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阐述了基因工程微生物(GEM)在环境释放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GEM的构建、基因转移、适合度、扩散、转运和潜在的生态影响等,并针对GEM特定的生态学特征和生态影响。提出了基因工程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宜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为安全有效地在非受控条件下应用GEM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