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0篇
  2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绵萆薢的主要原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材绵萆解的主要原植物,经与采自日本的七裂叶萆解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 相对照,认为系一新种Dioscorea spongiosa J.Q.Xi,M. Mizuno et W.L.Zhao。该二种主要 区别如下:1.绵萆解地下茎直径3—6cm,色枯黄至黑棕; 叶微波缘或全缘,罕掌裂; 蒴果扁球 形,种翅矩圆形,紫红色。七裂叶萆解地下茎直径1—2cm,色枯黄; 叶全为掌裂; 蒴果倒卵 状; 种翅倒卵形,灰棕色。2.绵萆解花粉粒外壁纹饰肋条状,在七裂叶萆解为网状。3.绵萆解地下茎中柱鞘有众多石细胞,在七裂叶萆解则未见石细胞。4.地下茎甾体皂甙元硅胶G 板层析,以苯:乙酸乙酯:石油醚(4:1:1)展开,磷钼酸显色,二者均现6斑点,绵萆解的第5点 面积和第6点Rf值均较七裂叶萆解大。 5.地下茎甾体皂甙元的紫外光谱检测,绵萆解在399nm处有峰,363有谷; 七裂叶萆解在310有峰,250有谷。  相似文献   
2.
台尔蔓忍冬(Lonicera ×tellmanniana)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盘叶忍冬和贯叶忍冬杂交产生的后代,为大型攀缘藤本,茎长可达5米。茎中空。单叶对生,叶卵形至长卵形,长3—8厘米,全缘,枝顶端1—2对叶基部连成盘状。花冠唇形,具长花筒,每一花筒长5—6厘米,花橙色,是忍冬属中少见的颜色。在太原地区栽培,5月初开花,一直延续到11月上旬,花期长达半  相似文献   
3.
了解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在岩溶石山的生长表现以及根瘤生物量的特征,对石山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对岩溶石山4.5年生台湾桤木与速生乡土树种任豆(Zenia insignis)、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和评价。结果表明:台湾桤木平均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分别为8.39 cm、7.72 m、0.0271 m3和3.18 m,均大于任豆和顶果木,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台湾桤木冠长达6.01 m,分别比任豆和顶果木增加106.53%和70.25%;台湾桤木在岩溶石山表现出速生的特性。对台湾桤木样株的根瘤生长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台湾桤木根瘤生物量平均每株达52.77 g,根瘤在水平方向分布从树干基部至树冠投影范围均有生长,离树干50 cm与离树干50~100 cm范围的根瘤生物量相近,离树干100 cm至树冠投影范围的根瘤生物量最多,三个地段的根瘤分别占整株根瘤生物量的15.7%、16.9%、67.4%;大根瘤(直径≥1 cm)在离树干100 cm至树冠投影范围分布...  相似文献   
4.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是由DNA骨架、组蛋白、颗粒成分以及胞浆蛋白组成的网状物,它通过捕获致病微生物,抑制其扩散、灭活毒力因子以及清除病原体来发挥抗菌活性,中性粒细胞这种与其经典的趋化、吞噬作用不同的胞外杀菌方式发挥着重要的固有免疫应答作用。然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产生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它可以导致凝血异常、刺激血栓形成并为其提供支架,但这一过程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促凝活性以及凝血级联反应的激活有关。本文将就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及其与血栓形成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前言自全国工农业大跃进以来,水产事业也不例外地提出了振奋人心的规划,要在1962年使水产品的产量达到二千万吨以上,约等于目前全世界水产总产量的2/3。为突现此目标,必须要更好地挖掘广大水体的潜在力量和充分利用未开发的水体进行养殖,为祖国增加财富,适应社会主义大跃进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峡水库库区水生生物调查和渔业利用的规划意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跃发展,水利工程到处在兴建。伟大的长江流域规划也将逐步实现。特别是三峡大坝的建筑将形成一个发电、防洪、运输、灌溉和渔业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地表处理方式对日光温室辣椒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磷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秸秆 地膜处理的辣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达33·04kg·m-3和50·22元·m-3;其次是地表覆盖地膜处理,分别达18·81kg·m-3和28·57元·m-3.不同地表处理方式对0~20cm土壤的硝态氮含量有显著影响,地表覆盖秸秆和覆盖秸秆 地膜处理,分别为31·98mg·kg-1和31·96mg·kg-1,小于对照处理(50·33mg·kg-1);地表覆盖地膜和使用保水剂处理的硝态氮含量较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辣椒对氮肥的利用均有所增加,耕层硝态氮积累减少.在0~20cm耕层内,地表覆盖地膜处理的速效磷含量最低,为0·72mg·kg-1,其次是地表覆盖秸秆 地膜处理,为0·92mg·kg-1.地表覆盖秸秆 地膜和地表覆盖地膜处理增加了当季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肥料的损失,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8.
复殖类吸虫的生活史通常要经过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及囊蚴几个阶段。随大便排出的虫卵有的是单细胞的,有的卵内已含有成熟的胚胎(毛蚴)。有的虫卵在子宫内孵化(如棘口科并睾吸虫属的一种Parochis acanthus),有的要经过体外发育后才孵化(如姜片虫),有的成熟卵进入螺体后才孵化(如华枝睾吸虫),但大多数吸虫卵落入水内,经发育后,孵出毛蚴,若侵入适当的中间宿主后才能继续发育。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软体动物,通常是腹足类,有时是瓣鳃类或掘足类,但未见于头足类和双神经类。在软体动物体内大多数都要经过胞蚴阶段,有的还有子胞蚴(如日本血吸)。由胞蚴或子胞蚴产生雷蚴,但也有的没有雷蚴  相似文献   
9.
自全国工农业大跃进以来,水产事业也不例外地提出了振奋人心的规划,要在1962年使水产品的产量达到二千万吨以上,约等于目前全世界水产总产量的2/3。为突现此目标,必须要更好地挖掘广大水体的潜在力量和充分利用未开发的水体进行养殖,为祖国增加财富,适应社会主义大跃进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半导体矿物介导非光合微生物利用光电子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然界中微生物按其能量代谢途径主要分为两种:光能营养微生物和化能营养微生物.化能营养微生物作为非光能营养微生物长期被排除在以日光为能量来源的能量利用途径之外.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微生物能量利用途径,即非光能营养微生物通过半导体矿物光催化作用来利用太阳能进行生长.实验室模拟体系中,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天然半导体矿物在模拟日光激发下产生的光电子促进了化能自养与异养微生物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的生长与光子能量和光子数量密切相关,同时不同波长光辐照下的微生物生长情况与矿物的光吸收谱相吻合.这一能量利用途径的光能-生物能转化效率为0.13‰-1.90‰.在含有天然半导体矿物与天然微生物的红壤体系中,进一步发现半导体矿物光催化能够明显改变环境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已有的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发现并极有可能长期在地球上存在的微生物能量利用途径,即通过自然界中半导体矿物日光催化作用产生的光电子能够促进非光能营养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