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9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绿海龟稚龟性别鉴定及临界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织形态学鉴定、羊水和血液中性激素测定等手段,对惠东港口海龟保护区不同恒温下孵化的绿海龟(Chelonia mydas)进行研究,寻求绿海龟稚龟性别鉴定的最佳方法。结果显示,(1)组织形态学,绿海龟性腺切片分皮层和髓质两部分,卵巢的皮层较厚、基质中有大小不一的未成熟卵细胞,髓质中空腔较少;睾丸的皮层较薄,髓质中空腔较多,呈现出显著的被基质包围的髓质索。(2)性激素测定,当雌二醇与睾酮含量之比E2∶T1.5时,孵出的稚龟为雄性(♂);当E2∶T1.5时,为雌性(♀)。(3)绿海龟性别决定的临界温度在29.4~29.5℃之间,此时孵出稚龟的性比约为1∶1。本文还讨论了各种不同性别鉴定方法的优劣和时期选择。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人工饲养了18个凹甲陆龟,对其食性、行为、疾病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凹甲陆龟喜躲藏于阴暗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爱吃平菇、熟地瓜、黄瓜、西红柿等瓜果,常患寄生虫、胃肠疾病,较难人工驯养,提出了凹甲陆龟人工饲养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东惠东港口海龟湾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1985—2005年的21年间,共保护绿海龟安全上岸产卵1184头次,标志放流成年雌海龟125头,近几年又开展了海龟卫星追踪试验,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数据。海龟个体标志为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有利于建立龟口管理档案,完善海龟标识溯源信息系统。有关海龟生物学生态学的许多问题,例如母龟每季产卵次数、巢间期、产后洄游路线、母龟生殖周期、每一族群产卵地和觅食地分布。  相似文献   
4.
玳瑁和绿海龟幼体外周血细胞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和绿海龟(Chelonia mydas)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及其数量进行了观察、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在2种海龟外周血都观察到7种血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除了绿海龟观察到大、小2种嗜酸性粒细胞外,另外几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他爬行动物相似.白细胞分类计数表明,2种海龟白细胞中以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其次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仅有少数,嗜碱性粒细胞极少,并且此类细胞在玳瑁的白细胞分类计数中为零.玳瑁红细胞数量为(346.7±68.4)×10~3个/μl,比绿海龟红细胞含量少,绿海龟为(403.3±170.6)×10~3/μl;玳瑁白细胞及血栓细胞数分别为(7.7±1.9)×10~3个/μl和(9.6±2.2)×10~3个/μl,绿海龟分别为(7.3±2.8)×10~3个/μl和(7.5±3.7) ×10~3个/μl.  相似文献   
5.
绿海龟(Chelonia mydas)为全球性濒危物种、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是野生绿海龟保护的一种极为重要和有效的保护策略,但我国幼年绿海龟的生活习性及其栖息地分布尚不明确,故开展相关洄游行为及栖息地分布研究意义重大.2011至2015年间,将6只来自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2~14a的幼年...  相似文献   
6.
多年的研究数据表明,每年9月份后出壳的稚龟个体较小,在12月前平均体重少于70 g,占死亡总数的90%以上.原因是稚龟冬季的摄食能力下降,个体较小的稚龟体质差,没有足够的能量御寒.而采用加温和药物预防措施效果不佳.2004年,我们采取绿海龟高密度养殖方法,按照绿海龟的自然生活习性,从改善水质和食物,增强稚龟体质入手,使其越冬前体重迅速增加到100 g以上,御寒能力增强,可有效保证稚龟顺利过冬,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棱皮龟的大体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例渔民误捕死亡的棱皮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主要特点有:心脏位于胸部正中位置;食管内壁有许多锥状突起,可能起过滤、辅助吞咽食物的作用;肠长360.0cm,占整个消化管长度的51.9%;卵巢形似鸡冠花花瓣,大约有4~6万个未成熟卵细胞,推测为一少年龟。  相似文献   
8.
海龟卵人工移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4~2005年间,针对自然孵化的利弊选取4头绿海龟的32窝卵进行了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孵化实验。结果原位平均孵化率只有65.82%,而移植后平均孵化率可达82.13%,说明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孵化方式是一个提高海龟孵化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太平洋丽龟的生理结构及特点,为我国开展海龟保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1只误捕致死的太平洋丽龟进行解剖,观察其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泄殖系统并测量记录。结果太平洋丽龟心脏位于胸部正中、稍偏右;食管内壁分布许多锥状突起;小肠长240cm,占整个消化系统管道总长的53.1%,消化道总长与体长的比值(简称肠长比)为5.35;精巢1对,阴茎长30cm,可推断为成年的雄龟。结论太平洋丽龟的生理结构估计与其肉食性有关,这对开展人工驯养繁育和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