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1986,观察籼、粳及籼,粳F_1杂种终变期核仁染色体数,籼为2个二价核仁染色体,粳为1个二价核仁染色体,籼、粳F_1杂种核仁染色体数与父本水稻的核仁染色体数相同。由此,讨论了“随体丢失”在水稻育种,粳稻起源及遗传学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Novozym 435脂肪酶在非水介质中催化儿茶素单体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酶促酰化反应,以增加EGCG的脂溶性。探讨了溶剂种类、水活度、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酰基供体等条件对酰化反应的影响。借助液质联用仪及红外光谱仪对合成产物进行鉴定,表明在叔戊醇体系中,脂肪酶可催化EGCG与丁酸乙烯酯的反应,酰化后EGCG主体结构不变,其分子中引入了四碳链的烷基。对修饰后EGCG抗氧化活性的评价表明:在相同的添加量下,酶修饰EGCG活性略低于未改性EGCG,但是清除DPPH·、O-·2自由基能力总体高于TBHQ、维生素C,清除·OH自由基能力低于TBHQ,高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3.
依据2010年4月、7月和11月对浙江中部近海上升流海域进行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上升流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类群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季节共鉴定浮游动物64种,桡足类占主要优势,包括5个生态类群,分别是暖温带近海种、暖温带外海种、亚热带近海种、亚热带外海种和热带大洋种.在种类数组成上,春季以暖温带近海种为主,夏季则是亚热带近海种和亚热带外海种居多,秋季也是亚热带种居多,其中夏季暖温带种种类数要高于春季和秋季,这一现象与同时期东黄海沿海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上升流将一些在海洋底部度夏的暖温种带至海洋表面造成的.此外,3个季节生态类群都是以近海种为主,表明沿岸流是影响这一海域的最主要的水团.在丰度组成上,4月暖温带近海种占总丰度的98.79%,7月暖温带近海种也是组成丰度的重要部分,10月则是亚热带近海种丰度最高.丰度组成所反映的规律与种类数组成规律一致.上升流的存在导致夏季近海暖温带种大量出现,是影响这一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组成的重要因素;受长江径流和椒江径流的影响,近海种成为主要生态类群,是这一海域浮游动物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5.
1985—1986,观察籼、梗及籼、粳Fl杂种终变期核仁染色体数,籼为2个二价核仁染色体,粳为1个二价核仁染色体,籼、粳Fl杂种核仁染色体数与父本水稻的核仁染色体数相同。由此,讨论了“随体丢失”在水稻育种,粳稻起源及遗传学方而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定向改造庆大霉素产生菌绛红小单孢菌G1008,获得产G418单组分工程菌。【方法】以温敏型穿梭质粒p KC1139为载体,构建敲除基因genQ*重组质粒p QB303,通过接合转移,导入绛红小单孢菌G1008中,影印筛选和PCR鉴定genQ*框内缺失突变菌,利用TLC和MS分析其代谢产物组分。【结果】获得一株genQ*缺失工程菌Micromonospora purpurea GQ175,其代谢产物为G418单组分,生物效价达828 mg/L,与出发菌G1008的产抗能力相当。【结论】工程菌GQ175产G418单组分,具有很好的工业开发价值。同时,证明绛红小单孢菌G1008中,庆大霉素C-6′脱氢酶基因为genQ*,且无其他同功酶基因。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9岁,8年前体检时发现全血细胞减少,行骨髓、流氏细胞术等检查确诊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后,长期服用“环孢素、泼尼松”治疗,2个月余前左下肢部位皮肤划破后出现破溃伴红肿热痛,取创面组织及分泌物行病理检查与病原学检测,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在确诊为小型无绿藻所致左下肢软组织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其对两性霉素B敏感后,更改抗菌药物为两性霉素B静滴:首日1 mg试针,第2~4日10 mg,第5~10日剂量增加至25 mg,每日一次。10天后因肌酐升高,将用量减至15 mg,隔日一次,同时进行创口护理,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复查,患者左下肢皮肤破溃无明显炎性分泌物,创面已基本愈合。  相似文献   
8.
乙烯利诱导水稻雄性不育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用1.0~2.0%浓度的乙烯利可以诱导小穗与花粉高度不育。 乙烯利处理影响花药的一些生理过程:抑制花药呼吸,干扰花药氮、碳代谢,降低花药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淀粉在药壁中异常积累,可能因此导致花粉数减少和花粉败育。 乙烯利处理时水稻雌蕊也有一定杀伤作用,使受精能力下降。可见,乙烯利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选择性配子诱杀剂,在生产上应用尚有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检测血清HBV DNA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夹心斑点杂交法、PCR-EB定性及Amp-lisensor定量法对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HBsAg阳性、抗-HBs阳性和HBsAg与抗-HBs均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三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29.1%、47.7%和80.2%;各组HBV DNA含量分别是106.13±1.86、106.08±1.82、104.12±1.40和105.07±1.21(拷贝/ml).结论是Amplisensor法检测HBV DNA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抗-HBs阳性的HBV感染者血清中仍可检出HBV DNA.  相似文献   
10.
椒江口海域春秋季虾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2010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椒江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虾类的种类组成、优势度、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及多样性、相似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椒江口海域春秋两季共出现虾类16种,隶属于8科12属,其中春季14种,秋季12种;春季优势种有中国毛虾、鲜明鼓虾、哈氏仿对虾、细螯虾、日本鼓虾、葛氏长臂虾6种,秋季优势种依次为中华管鞭虾、哈氏仿对虾、周氏新对虾3种.椒江口海域虾类以广温广盐生态类群为主,其次为广温低盐生态类群.多样性分析表明,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高的站位主要集中在大陈岛西侧海域,整个调查海域的均匀性指数较为稳定.运用聚类和多维标度对群落结构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合水深等环境因子对椒江口虾类的群聚类型进行了讨论,椒江口虾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明显、空间分异显著,水深是导致椒江口海域春秋季虾类群落结构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