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种新的肝细胞生成素(HPO)转录本及其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 5′RACE技术从人胎肝组织中分离一种新形式的肝细胞生成素 (HPO 2 0 5 )cDNA ,其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N端较已报道的人肝细胞生成素HPO(hepatopoietin)多 80个氨基酸 ,推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 2 3kD。RT PCR检测HPOmRNA在多种肝癌细胞中表达 ,Western印迹可检测到 2 3kDHPO 2 0 5表达 ,表明此种形式HPO在自然状态下存在。将构建的HPO 2 0 5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COS 7细胞 ,其表达蛋白质能够刺激HepG2肝癌细胞DNA合成 ;将HPO 2 0 5、HPO和荷空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入低水平表达HPO的Bel 740 2肝癌细胞株 ,发现HPO 2 0 5比HPO具有较强的激活MAPK磷酸化的活性。细胞周期分析稳定转染HPO 2 0 5 ,HPO细胞的增殖周期也支持这一结论。这些结果表明HPO 2 0 5具有刺激肝源性细胞增殖的活性 ,并提示HPO 2 0 5可能较HPO有更强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在植物中的分异及其概念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添加外源混合稀土、溶液培养等方式, 研究了稀土元素在大豆植株中的分异特征及其机制. 大豆根和叶中分别出现显著的中稀土(MREE)富集和重稀土(HREE)富集, 茎中出现轻、 重稀土(LREE/HREE)的轻微分异, 同时在以上器官观察到四重效应. 通过X射线吸收光谱(XAS)分析和纳米TiO2吸附技术分析了根及木质部伤流液中稀土离子的存在形态, 结合其他条件实验结果, 推断稀土元素在根中的分异主要由细胞壁吸附及磷沉淀主导的固定机制造成, 而地上部的分异由内源有机配体作用下的转移机制与固定机制共同造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稀土元素在植物中分异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3.
聚赖氨酸与胶原对培养的鸡胚大脑皮层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8天鸡胚大脑皮层制成单细胞悬液,进行静止培养。若接种于鼠尾胶原上,并于第5天加用药物以抑制有丝分裂,可见仍有大量胶质细胞生长。神经细胞在总细胞数中不足70%,三周后开始退化。若接种于聚赖氨酸处理过的玻片上,则胶质细胞很少出现,神经细胞占总细胞数的80%以上,但两周后开始退化。因后一方法可以基本上排除胶质细胞的干扰,故适用于单独观察神经细胞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