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2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无色胞外多糖菌株的筛选及其产物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加拿大切叶蜂虫茧上分离到36株短梗霉,其中8株可程度不等的分泌胞外多糖。此多糖经支链淀粉酶(Pullulanase E.c.3.2.1.41)酶解产生麦芽三糖,酸水解产生葡萄糖,并与标准品的RF值相同。从而证明多糖为麦芽三糖通过1→6糖苷键连结聚合的出芽短梗胞糖(pullulsn)。它们可利用蔗糖,糖蜜作碳源分泌短梗胞糖,糖的转化率为25—32%。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北京棒状杆菌RNA聚合酶的分离和提纯方法。经DEAE纤维素层析提纯后的酶的比活比硫酸铵分段后提高53倍;低浓度利福平和放线菌素D对酶显示强烈的抑制作用;酶对外加DNA模板呈现明显的依赖性;酶的反应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9,反应30分钟时酶活力达到最高值,当0.I 5M氯化钾存在时表现最高酶活性。此外,本文还报道了模板、二价金属离子浓度和抑制剂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谷氨酸棒杆菌质粒pxz10145转化钝齿棒杆菌T 6—13原生质体,得到自发缺失突变体pNAT65,该质粒为2.4kb,仍带有氯霉素抗性,经物理图谱分析表明,质粒pxz10145smaⅠ到claⅠ位点之间的片段已缺失,仍保留EcoRⅠ、XbaⅠ、BclⅠ三个酶的单切点。质粒pNAT65与pBR322用EcoRⅠ酶切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NAR67,这一质粒在E.Coli中复制并表现Ap, Tc抗性,但氯霉素抗性能力大大降低,只能抗2μg/ml。  相似文献   
4.
碱性蛋白酶生产菌——地衣芽孢杆菌经丝裂霉素C或紫外线处理,均可诱导释放噬菌体,电镜观察表明噬菌体头部外廓呈六边形,有不收缩的尾部(头部40nm×40nm,尾部107×5,7nm),噬菌体BLL1 DNA对限制酶Eco R Ⅰ,HindⅢ和Bam H Ⅰ敏感,分别切割成8,15,和9个片段,经电泳法测定。噬菌体DNA分子量约相当于23.4kb,根据解链温度计算出噬菌体的G+C含量约为31.2摩尔%,噬菌体提纯的外壳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呈现5条主带,其分子量分别约为78000,72000,55000,39000,35000。  相似文献   
5.
对乳酸菌素片生产菌嗜酸乳杆菌菌株的某些特性如质粒、抗药性、遗传稳定性、β-半乳糖甘酶含量以及产酸条件进行了研究。最佳产酸条件为20%脱脂乳,自然pH,37℃发酵72h,产酸443°T。  相似文献   
6.
一些芽孢杆菌噬菌体的形态和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电镜观察描述了生产中三株芽孢杆菌(B.subilis BF7658,B.subsilis AS 1.398和B licheniformis 2709)的噬菌体的形态和结构。它们的形态和大小多种多样。根据修正的Ackermaun和Eisenstark的形态分类法,它们包括了噬菌体分类中3个科(肌尾噬菌体科、长尾噬菌体科和短尾噬菌体科)以及9种有尾噬菌体中的4种形态型(即A1,B1,B2和c2型),并对其形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江宁  那淑敏  徐星 《遗传》1984,6(2):3-5
细菌对噬菌体超感染的免疫是普遍存在的 现象。大肠杆菌对噬菌体T4超感染的免疫作 用与T4 imm基因有关[u0,111。T4 imm 0 基因在遗 传图上位于基因42与基因43之间L63。细胞被 T4噬菌体感染后,对T4超感染的免疫以及T4 基因imm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国外已作了一些 研究[[4,121,但是对于克隆的T4 imm基因独自能 否起作用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两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噬菌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三门峡酶制剂厂分离到与过去形态不同的两种噬菌体BS3l和BS32。BS31有收缩尾鞘,头部为六边形;BS32有复杂的短尾,形态与φ29相似,寄主范围窄且有差异,用限制酶分析,噬菌体DNA的分子量分别为62kb和17kb。根据解链温度计算噬菌体DNA的G十c含量分别为45.7mol%和40.7mol%。两株噬菌体的结构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沫测定,BS3l有2条主带,10条次带;BS32有3条主带和6条次带。  相似文献   
9.
对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钝齿棒状杆菌的噬菌体,进行了血清学分型,区分为两种血清型,并按代表株B 271和B 275的编号分别定名。这两株噬菌体的寄主范围十分严格,仅限于钝齿棒状杆菌及其相近的菌株。60℃处理后基本上失活。 B275噬菌体对pH值的稳定性较B 271噬菌体稍强,但二者对柠檬酸钠的反应截然不同,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前者表现稳定,而后者不稳定。一级生长曲线试验表明B271和B 275的潜伏期分别为,8和65分钟,裂解量分别为44和54。B 271和B 275的DNA G-C%分别为57.80和64.87。此外,进行了电镜下的形态观察。  相似文献   
10.
真核生物核糖体合成的抗菌多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核生物、植物、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都可以产生由基因编码、核糖体合成的抗菌多肽[1]。已知的核糖体合成的抗菌多肽大部分是最近十几年中鉴定的。80年代初,Steiner[2]及Salsted等人[3]首次分离了昆虫的抗菌多肽cecropin和defensins,从此人们开始关注这类抗菌多肽,研究了它们的遗传免疫性、寄主防御系统、膜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的修饰和分泌等,从而将这些抗菌多肽研制开发成有应用价值的食品添加剂和药物。原核生物产生的抗菌多肽(nisin)早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的防腐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