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毒动物可产生大量的药学活性成分。当前,NCBI等数据库中已汇集了大量的毒素序列和结构数据,但关于功能方面的介绍却非常少。新的毒素数据的增长对数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毒素生物信息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显著降低实验的工作量,其利用系统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将整理过的毒素数据归类储存在各数据库中,并整合进可对毒素进行结构和功能分析的生物信息学工具。以海螺、蝎子和蛇等来源的蛋白类毒素为例,对生物信息学在毒素数据管理和构效关系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陈念  赖小平 《生物学杂志》2011,28(1):70-73,17
线粒体具有其自身的遗传系统——一个来自内共生的α-变形细菌祖先的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的生物学功能非常保守,仅涉及与线粒体有关的5个方面的过程:呼吸和氧化磷酸化、翻译、转录、RNA成熟和蛋白运输。真核生物线粒体基因含量的变化异常显著,在包括被子植物在内的各种真核生物相对频繁地发生线粒体基因丢失的同时,动物和某些植物类群的线粒体基因含量相对来说则比较稳定。tRNA基因含量的变化反映了线粒体对来自核的tRNA在使用上的差异,而蛋白基因含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功能性的基因转移到核所造成的。对线粒体基因组学领域中有关基因组起源、结构和基因含量进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参照近缘物种的线粒体基因序列设计并筛选得到8对引物,结合TA克隆和步移测序获得了全长17227bp的短尾蝮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与多数蛇类线粒体基因组类似,其共编码包括13个蛋白、2个rRNA和22个tRNA在内的37个基因,另外还包含2个非编码的富含AT的控制区.基因间排列紧凑,多数基因间间隔极短甚至发生重叠.除nad1、cox1和nad3外,多数蛋白编码基因均以ATG作为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的使用则存在TAA、AGA、AGG和不完全的T4种情况.基于合并的19个tRNA基因序列组合数据采用NJ、MP和ME3种算法对21种蛇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分类单元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前人基于形态学、线粒体12SrRNA和cytb基因序列研究的结论完全一致,这证实了基于合并的线粒体tRNA基因序列进行蛇类物种DNA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动物线粒体遗传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线粒体与人类疾病之间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线粒体DNA及其编码的13个多肽的功能和进化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作为有氧呼吸的后生动物主要的产能系统——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ETS)由线粒体和核基因组共同编码,自然选择被认为偏爱那些增强ETS功能的突变,此类突变可发生在线粒体或核编码的ETS蛋白中并引起积极的基因组间的相互作用,即"共适应"。线粒体DNA进化通常被认为遵循一种稳定的突变速率平衡中性模型,但有证据表明该假设可能并不可靠。对线粒体遗传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这对科学和合理地使用线粒体DNA分析技术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燕窝是一种名贵药材,但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假冒产品,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鉴定方法。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对燕窝样品进行检测,对雨燕属、金丝燕属和其他物种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设计了一条特异靶向雨燕属和金丝燕属细胞色素b基因的TaqMan探针,发现此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检测痕量的燕窝样品,对其他物种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所设计的TaqMan探针和实时荧光PCR方法可应用于燕窝的真伪鉴别,准确性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6.
GnRH脉冲模式对FSH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目的是进行GnRH脉冲模式对FSH分泌影响的研究。用GnRH以不同的脉冲振幅、不同的频率对GTH细胞进行刺激后,检测FSH的24 h分泌量。结果表明,FSH的24 h分泌量,以频率为120 min、振幅20 nmol/L时的GnRH脉冲模式为最高,并且随着GnRH刺激频率的增快或减慢,FSH的分泌量均呈逐渐减少趋势。所以,GnRH脉冲频率本身就是一个调控信号,不同脉冲频率GnRH对FSH表达有着明显不同的影响,在相同振幅条件下,低频脉冲刺激(120 min间隔)时FSH的分泌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额窦形态结构的观察,通过额窦的同一认定,进行个人识别;另一方面了解南方人的额窦形态结构特点,为法医人类学和法医放射学积累资料。从九个方面观察正位颅骨X光片的额窦形态结构;用22项形态特征指标对额窦进行描述,利用数字编码对额窦的指标进行评分。22项形态特征指标变异程度和个人识别率在0.46861—0.91120之间;22项指标累积变异程度和个人识别率为0.9999999999988,22项指标评分相同的概率为1.18366×10^-12,有7.5×10^11以上种组合形式。所有样本的22项指标组合评分不同。所观察的特征在不同个体间具有高度变异性,是进行个人识别的较好指标,本研究建立的这套观察指标和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将GTH细胞用FSK(cAMP兴奋剂)或SO22,536(cAMP抑制剂兴奋剂)处理后,用GnRH脉冲刺激,再用ELISA法检测其LH分泌量,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FSK能显著提高GTH细胞中cAMP含量,SO22,536能显著降低GTH细胞中cAMP含量,FSK和SO22,536都不会影响GTH细胞的PKC活性,GTH细胞cAMP含量显著影响LH的分泌,LH随着cAMP的升高而升高,随着cAMP的降低而降低。cAMP-PKA是GnRH脉冲刺激所引起LH分泌受体后的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9.
眼镜王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念  赖小平 《遗传》2010,32(7):719-725
参照近缘物种线粒体基因序列共设计和合成了8对引物, 结合Ex Taq-PCR、TA克隆和步移测序技术, 文章首次获得眼镜王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 EU_921899)。该基因组全长17 267 bp, 共编码13个蛋白、2个rRNA、23个tRNA-- 其中tRNA-Ile基因发生了复制, 属于一种新的蛇类物种线粒体基因排列模式, 另外还含有2个非编码的富含AT的控制区。除了8个tRNA基因和1个蛋白基因由L链编码外, 其余均由H链编码, 其中H链编码基因的A和T含量接近, 而L链上A的含量则明显高于T。基于21种蛇合并的“12S+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眼镜王蛇属与眼镜蛇属亲缘关系较近, 两者与环蛇属共同构成一个单系群。作为国内外眼镜王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首次报道, 上述结果对于蛇类物种分子系统发育和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石斛内生炭角菌DNA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并基于ITS序列及其ITS2二级结构对其进行分子鉴定。比较试剂盒法及不同浓度(2%、3%、4%)CTAB法的DNA提取效果并对CTAB法进行优化;进行ITS序列的扩增及ITS2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表明:4%的CTAB提取效果最佳,优化的CTAB法大大缩短了DNA提取时间;ITS序列与炭角菌属3个种的相似度均为99%,ITS2二级结构仅与Xylaria arbuscula的二级结构100%相似。本研究所优化的CTAB法能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便利;结合ITS序列及ITS2二级结构能对石斛内生炭角菌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