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为了解特定生态环境中晚稻稻种的非致病细菌多样性以更有效地治理水稻主要病害,于1996-2001年间对采自浙江平原、丘陵及山区的606份稻种样本进行了非致病细菌种类、频率及对水稻纹枯病和恶苗病的抑菌作用研究。从中分离出9605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及部分细菌学特征(革兰氏染色、KMB培养基上的荧光色素和扩散性非荧光色素、YDC培养基上黄色菌落的产生、好气性、鞭毛及芽孢的染色镜检等)测定后,选出代表菌株622个,连同80个对照菌株用Biolog及脂肪酸分析法(FAME)进行测试。鉴定出Pseudomonas属11个种或型及其他14属的23种非致病细菌,并发现Pseudomonas属中55%的种及其他属中49%的种存在对水稻纹枯病或恶苗病的拮抗菌株,但不同种间的抑菌率存在较大差异。3类稻区均以Bacillus spp.、Acinetobacter spp.和P.putida等3个种群为主导并同时存在许多其他相似种,其中7个常见种的分离频率在不同稻区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浙江晚稻稻种非致病细菌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关林 《生物多样性》2002,10(3):311-317
为了解特定生态环境中晚稻稻种的非致病细菌多样性以更有效地治理水稻主要病害,于1996~2001年间对采自浙江平原、丘陵及山区的606份稻种样本进行了非致病细菌种类、频率及对水稻纹枯病和恶苗病的抑菌作用研究.从中分离出9605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及部分细菌学特征(革兰氏染色、KMB培养基上的荧光色素和扩散性非荧光色素、YDC培养基上黄色菌落的产生、好气性、鞭毛及芽孢的染色镜检等)测定后,选出代表菌株622个,连同80个对照菌株用Biolog及脂肪酸分析法(FAME)进行测试.鉴定出Pseudomonas 属11个种或型及其他14属的23种非致病细菌,并发现Pseudomonas 属中55%的种及其他属中49%的种存在对水稻纹枯病或恶苗病的拮抗菌株,但不同种间的抑菌率存在较大差异.3类稻区均以Bacillus spp.、Acinetobacter spp.和P. putida等3个种群为主导并同时存在许多其他相似种,其中7个常见种的分离频率在不同稻区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福建和浙江等地采集的132份土壤样品为对象,利用平板计数和Biolog等方法研究了不同耕作与栽培制度下瓜类土壤细菌数量及瓜类枯萎病拮抗细菌的分布与主要类群.结果表明,瓜类耕作土壤中的可培养细菌种群数量平均为非耕作土壤的16.2倍,根际为根围的2.0倍,轮作为连作的3.5倍,未嫁接平均为嫁接的1.5倍;水旱轮作和嫁接处理的瓜类土壤易获得拮抗细菌,其中荧光假单胞菌是主要类群,占总数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DAPI荧光染料染色观察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附着胞发育过程中的核相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第2次有丝分裂发生的部位在分生孢子产生芽管的一端中;分裂后,最接近芽管的一个子核移入芽管顶端,或通过芽管移入附着胞中。0.10μg/mL的三环唑可完全抑制附着胞中黑色素形成,但不影响核的分裂。三环唑处理12h后,发生2次有丝分裂数量约为73%,而发生3次有丝分裂的数量约为23.9%;绝大多数附着胞中是单核,双核数量小于5%。  相似文献   
5.
洋葱伯克氏菌基因型的鉴定及其在苜蓿模型上的毒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新  宋江华  谢关林 《微生物学报》2008,48(11):1445-1450
[目的]证实来自我国农业和医院环境中部分洋葱伯克氏菌的基因型并通过苜蓿植物模型探测不同基因型对人体的可能毒力.[方法]采用洋葱伯克氏菌基因型的PCR特异性扩增技术对来源于根围、土壤和医院中的57株洋葱伯克氏菌进行了基因型的鉴定,并利用苜蓿植物模型对这些基因型菌株进行了毒力探测.[结果]获得4种不同的基因型,包括基因型Ⅰ、ⅢA、ⅢB、Ⅴ和Ⅸ.来源于医院的基因型Ⅰ和ⅢA菌株以及根围的基因型ⅢB菌株均对苜蓿幼苗有较强的毒力,其对苜蓿幼苗的平均发病率分别达到69%、68%和55%,与农田环境中基因型Ⅴ和Ⅸ对苜蓿幼苗的发病率相比,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结论]农田环境中洋葱伯克菌的基因型在苜蓿模型上的毒力差异大,根围的基因型ⅢB菌株对苜蓿幼苗具有强毒力,其毒力程度接近于医院致病基因型ⅢA菌.  相似文献   
6.
从浙江省杭州地区"桑枯萎"病树上分离获得36株病原细菌,通过对6株代表菌的常规细菌学、电子显微镜观察、致病性及Koch氏假说测定、Biolog鉴定、脂肪酸分析、生理生化、ERIC-PCR(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CR)分析、16S rRNA序列分析,同时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中与植物有关的7个模式种菌株和其他3株参考菌株的比较,确认"桑枯萎"病为肠杆菌属中1个以上的新种(Enterobacter spp.)所引起."桑枯萎"病是一种国内外尚未报道的桑树新病害,是Enterobacter spp.引起植物病害的又一新证据.该研究结果不但对桑树病害的治理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对深入研究Enterobacter中的人体条件致病菌及环保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浙江省杭州地区"桑枯萎"病树上分离获得36株病原细菌,通过对6株代表菌的常规细菌学、电子显微镜观察、致病性及Koch氏假说测定、Biolog鉴定、脂肪酸分析、生理生化、ERIC-PCR(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CR)分析、16S rRNA序列分析,同时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中与植物有关的7个模式种菌株和其他3株参考菌株的比较,确认"桑枯萎"病为肠杆菌属中1个以上的新种(Enterobacter spp.)所引起."桑枯萎"病是一种国内外尚未报道的桑树新病害,是Enterobacter spp.引起植物病害的又一新证据.该研究结果不但对桑树病害的治理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对深入研究Enterobacter中的人体条件致病菌及环保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洋葱伯克氏细菌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朋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简述了洋葱伯克氏细菌自1949年被鉴定为植物致病菌以来在国内外农业、工业、医学和环保方面对人类的害处和益处,对研究热点、难点及国外对其生物制剂的审批及管理作了讨论和分析,并提出了洋葱伯克氏细菌在我国的几点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