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北京郊区苹果小卷蛾成虫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小卷蛾AdoxophyesoranaFischervonR slerstamm为北京郊区大桃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试验采用黑光灯诱杀、糖醋盆诱集 2种方法在不同生态环境果园对其成虫发生期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苹果小卷蛾在北京地区 1年发生 3代 ;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为 5月底至 6月初 ,第 1代幼虫防治适期为 6月1 0~ 1 5日 ;第 1代成虫羽化高峰为 7月中旬 ,第 2代幼虫防治适期为 7月下旬。  相似文献   
2.
袁志强  张立 《兽类学报》2006,26(4):359-367
2004 年10 月至2005 年10 月,在云南西双版纳三岔河野象谷用直接观察、拍照、摄像等方法直接记录野生亚洲象的形态学特征,通过耳、门齿、背、尾、疤痕、面部骨骼等特征对经过本地区的象群和独象进行个体识别并建立个体信息库。直接观测记录野象524 头次,通过照片资料和访问间接记录289 头次,识别为46 头个体,由7 个家族(庭)群共38 头和8 头单独活动的雄象组成;发现象群和独象的活动具有季节性;不同象群在野象谷的活动频次差异显著;象群大小和其在本地区的活动频率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热休克蛋白——细胞的内源性保护蛋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关于应激反应的最初报道是 1 962年Ri tossa等在果蝇唾液腺染色体中发现一种热诱导的“蓬松”现象 ,并具有基因转录活性[1] 。 1 974年Tissiers等从热休克果蝇唾液腺细胞中分离出一组特殊蛋白质即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 ,HSP)。目前根据分子量HSP可分为 6个家族 ,1 0 0~ 1 1 0kD大分子HSP家族、HSP90家族、HSP70家族、HSP60家族、HSP40家族及 1 8~ 3 0kD的小分子HSP家族。其中HSP70是最保守和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2 ] 。在正常情况下 ,HSP70通过辅助新生肽的折叠…  相似文献   
4.
芝麻香型酒醅堆积过程中微生物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高温堆积发酵过程是芝麻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芝麻香型白酒典型风格形成的关键工序。【目的】解析堆积发酵过程中原核和真核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方法】分别对高温堆积酒醅样本的细菌16S rDNA V3-V4区和真菌ITS2区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解析高温堆积过程中酒醅的真菌和细菌菌群结构变化规律,同时解析发酵过程中温度、水分、酸度、淀粉、还原糖的变化规律。【结果】酒醅堆积初期0-6 h,占优势的原核微生物菌属是Bacillus、Weissella和Acetobacter。堆积20 h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显著,Weissella的比例降低,Acetobacter的比例显著增加。堆积初期,占优势的真核微生物菌属是Aspergillus、Saccharomyces和Pichia。堆积6 h后,Aspergillus比例下降,而Pichia和Saccharomyces则逐步增多,其绝对优势地位一直保持至堆积结束。酒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受翻堆操作的短暂影响(堆积20 h时),最终恢复至平衡状态。高温堆积36 h以后,酒醅中的原核和真核微生物群落均趋于稳定。还原糖数据显示堆积前期微生物糖化作用迅速,36 h后糖化趋于稳定,温度、酸度、淀粉含量参数基本平稳。【结论】酒醅高温堆积发酵过程中,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有其不同的变化规律。原核微生物的变化是以20 h时的翻堆为结点,翻堆前的优势菌属是Bacillus、Weissella和Acetobacter;堆积后的优势菌属是Weissella和Acetobacter,其中后者占绝对优势。与原核微生物相比,真菌微生物的结构逐步集中,到发酵结束时毕赤酵母和酵母两者占真菌总量的93%以上。芝麻香型白酒发酵过程的高温堆积环节,原核和真核微生物的菌种繁殖以及相应的菌群结构变化为稍后的高温发酵奠定了微生物基础。  相似文献   
5.
三种生物源农药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生产上防治桃树蚜虫的生物源农药,开展了1.5%除虫菊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和5%桉油精可溶液剂对桃树蚜虫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源农药中以0.3%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 d防效为70.12%,药后7 d防效为91.96%,与对照药剂70% 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效相当,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苦参碱对桃树安全,是防治桃蚜的理想药剂,生产上推荐使用浓度为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