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估和总结使用小切口改良Mc Bride矫形术治疗足踇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2014年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踇外翻畸形的10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小切口改良Mc Bride矫形术,观察和比较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3周、6个月时的VAS疼痛评分、踇外翻角测量(HVA)、跖骨间角测量(IMA)及足踝AOF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至少随访至术后6月,优良率为96.2%,患者术后3周、6月VAS评分、HVA与IMA的角度、AOFAS评分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3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畸形复发,6例出现足部轻度疼痛,1例出现切口延迟愈合,余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小切口改良Mc Bride矫形术能够有效纠正踇外翻畸形,并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有手术适应症且明确诊断为椎体血管瘤的患者48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7例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PVP组),21例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KP组)。根据详实的随访资料对两组患者在术后的VAS疼痛评分、总费用、术中疼痛评分、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PKP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低于PVP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PKP组患者在总费用方面高于对方,但在术中疼痛评分、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方面优于对方,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在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方面无明显差异。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术中感受及安全性方面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但费用高于对方。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需要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探讨使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在人体下肢慢性创面缺损中的治疗作用,并试图寻找更佳的治疗皮肤慢性缺损的治疗方式。方法:对2016.03-2017.03一年以来在我科治疗,明确诊断为慢性创面缺损的,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的共计16名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实验组(8人)与对照组(8人)。实验组通过对静脉血(肘部)进行抽取离心来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并加以覆盖。对照组则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进行替代。两组患者均以7天为一疗程,进行换药和更换辅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并比较其血液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时观察创面,发现创面无明显渗出及感染征象,其面积缩小约1/4。对照组在1周后进行观察,发现1例有感染可能,给予再次清创并使用抗生素后辅料包扎。其余患者创面肉芽生长可,面积缩小约1/6。在治疗2周后再次进行观察,发现实验组患者创面面积缩小约2/3。而对照组患者面积缩小约1/4。在治疗后3周时,实验组所有患者创面已基本愈合85%以上。在延迟治疗1-2周后该组患者全部愈合。对照组患者在治疗3周后有两例患者愈合面积在50%以上。给予继续使用该治疗方法。剩余6例患者接受外科治疗(VSD+植皮/皮瓣)。实验组患者在各治疗观察点皮肤愈合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下肢慢性创面,使用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手术及外科治疗的风险,降低治疗费用,且相对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接受PTED治疗的194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评价其Mac Nab疗效,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VAS疼痛评分、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及SF-36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至少随访至术后12月,患者术后当天及术后3月、12月的VAS评分、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SF-36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12月,患者Macnab疗效的优良率分别为90.7%、92.3%。结论:采用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使用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结合腰椎简孔镜的方法治疗关节突盘源性腰痛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7.01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因腰背痛来我院就诊,确诊为关节突盘源性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92人。使用椎间孔镜下射频消融处理组(实验组)为36人,保守治疗组(对照组)为56人。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的疼痛评分(VAS)、治疗评分(JOA)及腰椎功能评分(MacNab)进行记录并统计学比较。前两者在治疗后1月及6月进行记录。功能评分在治疗后1年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月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6月及12月的观察指标的比较中,实验组的各项数据与治疗前比仍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年的实验组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关节突盘源性腰痛,使用脊神经后支结合椎间孔镜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远期效果,且相对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