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黄翠青  杨小兰  蒋云 《蛇志》2013,25(1):49-51
院前急救是对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等事件实施的现场急救,是挽救并维持患者生命的方法,是急救医学中的重要组成[1],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成功与否的基础[2],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3]。但院前创伤突发性强、伤员数量多、伤情复杂,且伤情、病情还可表现为相似性[4],如现场同时出现大批量创伤患者时,不能做到详细检查[5],只能依据患者生命体征和大致伤情作出简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广西桂林某社区居家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健康照护需求.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广西桂林市某社区的居家老年人366名,采用西部护理联盟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研究调查组设计的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居家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及养老意愿. 结果 健康照护需求排前三位的分别为安全需求(1.61±0.4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银灵通胶囊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高脂模型,用药后检测其血脂、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检测肝脏组织的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I、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H)受体CD36蛋白表达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血管组织学变化。结果:高脂饮食明显升高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硬化指数(AI值),银灵通胶囊组可降低上述指标,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高脂饮食可增加肝脏中SR-BI及CD36表达,降低LDLR表达,银灵通胶囊引起SR-BI的过度表达,使LDLR表达增加,CD36表达下降。高脂饮食使血清中MDA的含量增加,给予银灵通胶囊后,明显降低血清MDA的含量。结论:银灵通胶囊具有调节脂质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AS)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其机制与银灵通胶囊能引起肝脏中SR-BI的过度表达及LDLR表达增加,降低肝脏中CD36表达和血清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清miR-200a和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分析其与HDCP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及对HDCP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82例HDCP患者(观察组)和153例健康孕妇(对照组)血清miR-200a、S-100B水平,并比较不同年龄、入组时体质量指数(BMI)、分娩孕周、孕次、产次、病情程度、预后的HDCP患者血清miR-200a、S-100B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miR-200a、S-100B及有关指标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00a、S-100B水平诊断HDCP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miR-200a、S-100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iR-200a、S-100B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P<0.05)。血清miR-200a水平与HDCP患者年龄、入组时BMI、预后有关(P<0.05),血清S-100B水平与HDCP患者分娩孕周、预后有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DCP患者血清miR-200a与S-100B、年龄、入组时BMI呈正相关(P<0.05),血清S-100B与分娩孕周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00a、S-100B水平诊断HDC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3、0.72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3%、74.59%;72.00%、75.00%。结论:HDCP患者血清miR-200a、S-100B水平升高,两者与HDCP发病、进展和预后均存在密切关系。miR-200a、S-100B可能作为辅助HDCP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小麦育成品种系谱分析及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系谱蕴含亲本来源、选育方式、亲缘关系等大量信息,对揭示农作物品种演变特点、规律并最终指导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汇总了四川省1936~2017年间326个小麦品种的系谱信息,对育种方式、亲本构成、高频亲本及骨干亲本的变化、遗传贡献、易位系及人工合成种质分布等情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四川省育种家从大量材料中选用387个直接亲本,采用杂交育种等方式,配制数千个组合,从256个组合中选育出314个品种,对四川省小麦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更为优异的材料基础。四川省小麦育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主要依靠引进材料、地方品种到自主创制材料的过程;高频亲本、骨干亲本随育种进程推进而逐渐变化。易位系和人工合成种质对四川省小麦育种贡献巨大。育种目标的一致性必然导致遗传多样性散失和遗传基础脆弱,今后重点应加强资源的创制、保护和利用。本文通过育成品种的系谱梳理,对四川省小麦的育种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未来种质资源的收集创制和育种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