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TGF-α、TGF-β1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1例胰腺癌组织和1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TGF-α、TGF-β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和分期(UICC)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41例胰腺癌组织中TGF-α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2%、63.4%,在1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25.0%,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胰腺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在不同分期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9);TGF-α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TGF-α、TGF-β1在胰腺癌中高表达.TGF-β1与胰腺癌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和每年有大量环境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中,污染胁迫模式动物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受到日益关注。蚯蚓,作为土壤中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是研究和评价土壤生态污染良好的模式动物。研究蚯蚓的蛋白质组学,对于寻找环境生态污染相关生物标志物和阐明生态毒理学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已知的污染胁迫下蚯蚓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几个特定污染物胁迫蚯蚓的蛋白表达谱。这些蛋白涉及许多生物学过程,例如信号传导、糖酵解、能量代谢、分子伴侣和转录调节,提示了相关污染物可能的生态毒理学机制,有望成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有毒污染物的监测,但其特异性需要进一步试验的验证。对蚯蚓受污染胁迫的蛋白质组表达谱及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旅游干扰对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种群数量及其饵料鱼种类、资源量的影响,对湖南省张家界市重度与轻度旅游干扰下大鲵栖息地的旅游干扰内容、饵料鱼的种类与渔获量、大鲵种群数量进行了同步调查与估算,并比较了旅游重度干扰区在旅游开发前后饵料鱼种类的差异,以及旅游重度与轻度干扰区饵料鱼种类与渔获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湖南省张家界市的大鲵栖息地共发现饵料鱼类4目10科22属25种;旅游重度干扰区现在饵料鱼的物种数大于旅游开发前,也大于轻度干扰区,但统计上无显著差别; Jaccard系数分析显示重度与轻度干扰区之间饵料鱼物种组成的相似性较小;与轻度干扰区相比,重度干扰区的渔获量较多,但大鲵种群数量较少。以上信息提示,在张家界市目前适度开发和管理模式下,旅游干扰对大鲵饵料鱼资源没有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但重度干扰区可能由于游客活动带来的噪声增加或者洞穴数的减少等其他干扰因素使大鲵种群数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