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甜蛋白基因MBLⅡ对番茄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7d龄的“丽春”番茄无菌苗子叶作为外植体,研究了子叶外植体对抗生素卡那霉素的敏感性,抗生素卡那霉素对番茄筛选的适宜浓度为70mg/L。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成功地进行了马槟榔甜蛋白基因MBLⅡ对番茄的遗传转化,获得转化番茄抗性植株,组织化学法有阳性表现、PCR特异扩增及Southern杂交检测出现特异条带,表明MBLⅡ基因已顺利整合到转基因番茄植株的基因组。  相似文献   
2.
大蒜耐盐愈伤组织变异系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含有0.1%、0.3%、0.7%、1.0%、1.5%、2.0%NaCl的MS培养基,采用直接接种和逐级培养法,对5个不同生态型的大蒜品种进行耐盐愈伤组织细胞系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NaCl对大蒜外植体的出愈率有很大的影响,在0.7%的NaCl培养基上,已很难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直接在含有不同浓度NaCl培养基上选择表明,5个品种在低盐 <0.7% 胁迫下都有一定的耐盐性;经逐级耐盐选择后的愈伤组织,其耐盐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在1.0%的NaCl培养基上,5个品种愈伤组织的成活率在22.4%~38.8%之间,生长率测定表示发育良好;在1.5%和2.0%的NaCl培养基上也有部分愈伤组织成活,耐盐稳定性检验证明,此耐盐能力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3.
玉米/蒜苗套作优势的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智慧  张昱  徐强 《生态学报》2008,28(9):4405-412
对玉米/蒜苗套作系统两作物根区进行膜隔、网隔和无隔处理,以各自单作为参比,研究了玉米/蒜苗的套作优势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套作优势的贡献.结果表明,玉米/蒜苗套作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的LER均大于1,玉米、蒜苗的经济学产量分别增加933 kg · hm-2和3620 kg · hm-2,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套作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综合作用还促进了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和蒜苗对氮、钙、镁的吸收.套作产生的地上部环境更有利于蒜苗的生长,其杂草的种类、数量和生物学产量都低于单作.  相似文献   
4.
二甲戊灵对离体大蒜染色体的加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MS分化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和二甲戊灵,以 "改良蒜" 的蒜瓣基部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染色体变异并再生植株,观察根尖细胞染色体数和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特征检测诱变效果.结果表明:大蒜染色体数变异受诱变剂浓度和处理持续时间的影响,诱变剂高浓度和短时间处理均有利于大蒜愈伤组织的分化;添加0.1%秋水仙素处理5 d,愈伤组织存活率为80.7%,分化率为78.1%,四倍体的诱导率为4%;添加 100 μmol/L二甲戊灵处理5 d,愈伤组织存活率为100%,四倍体的诱导率为6%.对根尖细胞染色体和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和大小观察显示,诱变株具有四倍体的基本特征.说明二甲戊灵能在离体条件下有效诱导大蒜产生四倍体,可替代秋水仙素对大蒜染色体的加倍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蒜种质产量和品质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0个大蒜品种为供试材料,依据数值分类学的性状选择原则,分别于大蒜生长期和采收后进行农艺性状指标的采集。估算40个大蒜品种16个农艺性状及4个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并以前3个主成分和遗传相似性系数为基础,分别作二维散点图和系统聚类分析。40份大蒜品种前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根据品种性状主成分表现,评选出性状优良的大蒜品种共10个。在聚类图中,在0.14的遗传相似性水平上可以把40份品种分成4类,即由5份种质组成的类群Ⅰ;由28份种质聚成的类群Ⅱ;由改良蒜等4份种质组成的类群Ⅲ,及苏联蒜等3份种质组成的类群Ⅳ。全部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07~0.64之间,很好地揭示了品种类群间存在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徐强  程智慧  孟焕文  张昱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2):2747-2754
采用玉米单作、线辣椒单作、玉米-线辣椒套作3种栽培模式,并在玉米-线辣椒套作的种间根部设3种不同隔离处理(膜隔、网隔和无隔),研究了玉米-线辣椒套作系统中土壤生物因子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线辣椒套作具有明显优势;与两作物单作和玉米-线辣椒套作种间根区膜隔处理相比,玉米-线辣椒根区无隔和网隔处理复合群体中两作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均显著提高;除有效镁与真菌种群数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外,其余速效养分与各生物因子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该系统中促进有机质累积的主要生物因素是脲酶、过氧化氢酶、细菌和蛋白酶,蔗糖酶是影响碱解氮的最主要因子,脲酶是影响有效磷的最主要因子,细菌是影响有效钾的最主要因子,碱性磷酸酶、真菌只是选择性地对有机质的累积和氮、磷、钾有效养分的形成起作用,放线菌对土壤养分的直接作用系数为负,对土壤养分形成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7.
番茄(品种‘小番茄’)的子叶经一定条件诱导产生愈伤组织,随后在愈伤组织上直接产生花蕾,并可以开花结果。结果显示离体培养中的IBA在其成花诱导中起关键作用。IBA可能是番茄成花基因的启动信号。  相似文献   
8.
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为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营养液不同pH值(4.0、5.0、6.0、7.0、8.0、9.0)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pH 6.0条件下,非洲菊叶片和根系的鲜重、干重均最大,叶片数多于其他处理,且增加幅度较大;叶面积最大且叶面积增长最快.(2)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 pH 4.0~7.0处理非洲菊的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pH 8.0和pH 9.0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pH 6.0处理的非洲菊在培养30 d时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在培养45 d时,pH 6.0处理的SOD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在pH 4.0~7.0处理呈持续上升趋势,在pH 8.0和pH 9.0处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在pH 6.0的微酸性环境下非洲菊的生长状态良好,pH 8.0和9.0的碱性环境对非洲菊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叶片发黄;培养介质pH值可能是非洲菊定植后叶片黄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离体蒜苗挥发物的化感作用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瑞  程智慧  佟飞  周艳丽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1):2286-2291
采用半密闭容器法研究了离体蒜苗挥发物对黄瓜、番茄、萝卜的化感作用,并对其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蒜苗挥发物对黄瓜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双重浓度效应,对番茄和萝卜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并且随供体蒜苗质量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供体蒜苗质量低于400g时,受体植株SOD、POD、CAT、PPO、PAL等活性增强,供体质量为400g时,受体作物上述酶活性均降低;离体蒜苗挥发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二烯丙基二硫化物(23.33%)、1,3-二噻烷(18.34%)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30%)。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将PCR产物酶切以后与芜菁花叶病毒表达载体相连,得到的阳性克隆通过多对引物组合进行PCR验证及序列测定,说明GFP基因已经连接到该病毒表达载体中,而且没有发生碱基误配及错配。该GFP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利用TuMv的全长cDNA侵染性克隆进行外源基因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