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
本文对伊贝母黄花茎段组织培养过程中鳞茎形态发生的组织解剖学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一天后,茎段表皮下二层薄壁细胞恢复分裂,成为鳞茎生长点的发端场所;第八天生长点分化完全,此时肉眼可见鳞茎的透明突起。伴随鳞茎的发生过程,过氧化物酶总活性逐渐增高,且增加四条新的同工酶带。lAA、GA_3和ABA对鳞茎的发生有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但lAA和GA_3并不能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和同工酶带的增加。因此,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是否可作为鳞茎发生的指标问题还需进一步究。  相似文献   
2.
低温处理(0~5℃)过程中伊贝母鳞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与α-淀粉酶活性变化直接相关。同时鳞片中的贮存物质不断向更新芽中转移,这种转移在低温处理40天后更加明显。低温处理开始后更新芽的含水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鳞片的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迅速下降,40天后开始明显上升。同时IAA类似物含量也明显增加。结果表明低温处理40天时可能是代谢变化的一个转折点,这些代谢变化可能与鳞茎休眠解除有关。  相似文献   
3.
秦贝母野生变家种生物碱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原生长于高山草甸的秦贝母,从高海拔(2400米)地区引种栽培到低海拔(1000米)地区,通过总碱含量测定、薄层层析比较和薄层扫描西贝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和家种秦贝母均无明显差异,为扩大秦贝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伊贝母黄化茎段培养在含有NAA 0.5 mg/1 6BA 0.2 mg/l的MS培养基上。鳞茎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带逐渐增加。AMD和CHM都抑制鳞茎的发生,茎段培养后最初12 h对AMD最为敏感,以后敏感程度逐渐减弱,茎段对CHM的敏感程度更强,敏感时期亦更长。茎段培养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同工酶的出现和增加受到CHM的抑制,而不受AMD的抑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