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外阅读是课外活动、节假日、茶余饭后的阅读活动。阅读的内容包括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这里谈谈我如何指导学生对生物学课外读物的阅读。讲清意义,调动积极性阅读之所以重要,是由现代生物学发展的特点所决定。从本世纪50年代起,在自然科学的领域中,生物学发展最快,应用最广。从现在  相似文献   
2.
3.
Rao与Maplestone(1940及Bonne等(1941)先后报告得自人体的马来丝虫成虫形态之后,至1956年Buckley与Edeson以得自动物的(猴、猫)马来丝虫(W.malayi?)成虫形态为依据,作了一些补充和改正;1961年Buckley与Wharton认为此种动物寄生的马来丝虫与人体寄生者相同,只是在生物学性质上可能不一样。但是,陈子达等曾于1953—1954年在我国浙江沿海岛屿上研究人体的马来丝虫形态,1957年发表论文,根据他们所记载的与Buckley等(1956)所报告的并不完全相同;再则,在1957—1961年之间,虽曾有人以马来亚地区人体寄生的周期出现型与半周期出现型马来丝虫感染动物成功  相似文献   
4.
对RA、HHT和WB652诱导HL-60细胞过程中,细胞浆和膜溶脱部分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胞浆部分主要有四种含有P-Tyr的蛋白,而且80kD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随着诱导发生变化。诱导前后内源性蛋白上P-Tyr百分含量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报道了新家6各民族6134人(南3181人、女2953人)的指纹白线出现频率。结果表明,白线频率女高于男,民族间亦有差异,其中维吾尔、哈萨克、鸟孜别克族频率接近。塔吉克族居住高寒高原地区,属白色人种,频率明显低于以上3个民族,锡伯族和汉族生活习惯近似,且高于以上4个民族,作者认为,白线出现频率的高低与种族、性别、年龄和群体生长环境及生活习惯有关。We’ve studied 6134 individuals (male 3181, fimale 2953) of six nationalities in Xinjiang.The result is that the white line of hand print is associated with rae,sex,age,grow environments of groups and life habbits.The ifference of races is:The appearant rates of white line of Weivuerite,Hasakese and Wuzibese are near,Tajike’s rate is lower than xiboman’s and han are higher than others.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98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患者在ICU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121例)和死亡组(77例)。对重症肺炎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多药耐药G+耐药情况,多药耐药G-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对影响多药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多药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98例重症肺炎患者中,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60例,占比30.30 %,共分离出病原菌290株,其中多药耐药菌65株,占比22.41 %,其中占比比较高的有鲍曼不动杆菌(23.08 %)、铜绿假单胞菌(20.00 %)、金黄色葡萄球菌(20.00 %)、肠炎克雷伯菌(10.77 %);重症肺炎患者多药耐药G+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等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较为敏感;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G-对多种抗菌药物均表现出耐药性,其中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中男性、年龄≥70岁、APACHEⅡ评分≥26分、有创通气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存活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的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存活组(均P<0.05),两组患者肺部基础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联合使用其他抗生素的占比,以及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较无差异(均P>0.05);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男性、年龄≥70岁、APACHEⅡ评分≥26分、有创通气为多药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568、1.203、2.812、1.674,均P<0.05),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是多药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0.542,P<0.05)。结论:多药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的主要菌株为鲍曼不动杆菌,且男性、年龄≥70岁、APACHEⅡ评分≥26分、有创通气为多药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是多药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PD)患者转血液透析(HD)原因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30例PD转HD患者和30例PD患者的作为研究对象,将30例PD转HD患者纳入PD转HD组,将30例PD患者纳入PD组,比较两组的组间特征;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PD患者转HD的影响因素;另根据随访结果将PD转HD组的10例死亡患者纳入死亡组,将20例存活患者纳入存活组,分析两组的组间特征。结果:PD转HD组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磷(P)明显高于PD组,尿素氮(BUN)、肌酐(Scr)明显低于PD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病、透析不良事件、Alb均是影响PD患者转HD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N、腹透相关性感染、透析不充分、腹透管功能障碍、Alb下降均是PD患者转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DN率较高,Alb水平较低(P<0.05)。结论:导致PD患者转HD的原因包括腹透相关性感染、透析不充分、腹透管功能障碍、Alb降低等,DN患者较为多见,且DN和Alb降低的患者预后不良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8.
高原适应过程中大鼠脑内β-内啡肽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由平原(海拔5m,上海)直接运送到高原(2261m,西宁和3460m,天峻)。以放射免疫分折法研究了大鼠在高原24h.急性缺氧期和30d慢性缺氧期中枢脑内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β-EP)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大鼠在两个不同海拔(2261m,3460m)环境24h急性缺氧期与平原对照组相比,脑垂体内β-EP含量降低非常显著(P<0.01),纹状体、丘脑、下丘脑、桥-延脑、海马内β-EP含量均增加非常显著(P<0.01)。2.大鼠在3460m高原30d慢性习服期,垂体及各脑区内β-EP的含量变化呈时相性:即1—3d均呈进行性增加(P<0.01):3-15d呈持续性减少,除中脑、纹状体、丘脑外,均为P<0.01。15-30d垂体、丘脑、皮层、纹状体内β-EP含量仍持续减少(毒体、皮层P<0.01),桥-延脑、下丘脑、海马趋于回升(P<0.01),中脑亦趋于回升(P>0.05)。脑内β-EP的这种变化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同免疫缺陷病毒(HIV-1,HIV-2和SIV)的Tat均有3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Cys富集域、核心域和碱性氨基酸富集域。用PCR定点突变法在HIV-1 Tat蛋白的这些区域引入单氨基酸或多氨基酸突变;构建了以HIV-1 LTR-158到+80区域为启动子,含有不同突变点的突变Tat基因表达质粒;以荧光酶基因为报告基因,瞬时共转染Jurkat细胞:分析不同氨基酸突变对Tat的反式激活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用时间分辨率纳秒荧光技术研究大豆磷脂或合成磷脂模型膜(脂质体)的物理状态变化与荧光寿命以及时间分辨各向异性测量参数变化相关性的实验结果。用荧光探剂MC540标记模型膜的结果表明,荧光寿命(τ)的变化与脂质/探剂比例、磷脂组成、磷脂的极性头部、脂肪酸酰链长度等有关。用DPH(1,6-diphenyl-1,3,5-hexatriene)标记磷脂模型膜的时间分辨各向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序参数(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