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口服软粪液和小肠液的寒地獭兔肠道内拟杆菌、梭菌属、韦荣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的变化,揭示软粪液和小肠液对肠道菌群定植的影响。方法 90只仔兔分为I、II和III组,分别口服1mL的软粪液、小肠液和纯净水。无菌刮取32和46日龄仔兔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肠壁内容物,提取内容物细菌基因组DNA。根据拟杆菌、梭菌属、韦荣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16SrDNA V3可变区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定量不同细菌。结果口服软粪液(I组)的32和46日龄仔兔其空肠中的拟杆菌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5.77E-93.58E-10、1.10E-93.39E-10)(t值为8.20、2.16,P0.05),回肠中的梭菌属和韦荣球菌的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27E-63.58E-7、7.41E-61.43E-6、1.57E-51.33E-6、7.99E-61.80E-6)(t值为3.07、4.24、5.87、6.28,P0.01)。口服小肠液(II组)的32日龄仔兔其十二指肠和回肠中的梭菌属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71E-74.87E-8、6.88E-63.58E-7)(t值为3.42、2.95,P0.01);46日龄仔兔其回肠中的韦荣球菌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4.13E-61.80E-6)(t值为2.03,P0.05)。结论软粪液和小肠液对拟杆菌、梭菌属、韦荣球菌的定植有促进作用,对大肠埃希菌的定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鸵鸟(Struthiocamelus)属于平胸总目鸟类,雌雄鸵鸟在性成熟前外部形态相同,很难通过外观和形态来鉴定性别,给早期分群饲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实验利用鸵鸟羽毛提取基因组DNA,之后利用EE0.6和CHD基因中2个引物组合对3对已知性别和9只未知性别鸵鸟的性别基因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这对引物组合在雄性鸵鸟的DNA中未扩增出片段,在雌性鸵鸟DNA中扩增出1条片段,可以对鸵鸟的性别作出准确鉴定,从而解决幼雏期鸵鸟难以从外貌上区分其性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PCR-SSCP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SSCP技术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概述了PCR-SSCP技术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及突变技术研究进展;总结了PCR-SSCP技术在多个领域中(动物育种、基因突变、基因诊断、基因图谱和连锁分析等)的应用情况;分析了PCR-SSCP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洲黑貂5-HT1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自咬行为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洲黑貂(Mustela vison)5-羟色胺1A(5-HT1A)受体基因作为影响其自咬行为的可能候选基因,分析该基因对美洲黑貂自咬行为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并对该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自咬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美洲黑貂群体中5-HT1A受体基因136位点发生碱基突变(T-G)的SNPs对美洲黑貂自咬行为性状无影响(χ2=1.393 6,P0.2),在287位点发生(C-G)突变对美洲黑貂的自咬行为有一定的影响(χ2=3.769 4,P<0.2).  相似文献   
5.
体细胞直接转化为多能干细胞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高度增殖、多向分化潜能、可植入性和重建能力等特征.对于诸如青少年糖尿病、帕金森综合症和心脏病等需要通过细胞移植来治疗的疾病而言,从人的囊胚内细胞团获得胚胎干细胞系是最理想的供体来源.然而,目前实验和医疗还要考虑到利用人类胚胎的一些伦理问题和组织排异反应.避免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就是通过已分化体细胞的重新编程来直接转化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它们具有类似ES细胞的功能.目前,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设想已初步实现了从老鼠到人的突破.以下主要对体细胞直接转化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现状、方法和转录因子在诱导体细胞重新编程中发挥的作用等内容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干细胞研究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伯  白秀娟  马辉 《四川动物》2006,25(2):354-356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越冬是林蛙人工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在休眠期间林蛙死亡率高达31%,且以优良种蛙较多.利用自动控温水族箱模拟林蛙越冬,揭示这个阶段林蛙的生理机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可指导实践,减少种蛙的死亡.  相似文献   
7.
VLDL双向选择肉鸡群SSR指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秀娟  乔宪凤  李辉  王宇祥  唐志权 《遗传》2002,24(2):149-151
对初步进行VLDL双向选择的三个世代高、低脂群肉鸡进行SSR指纹分析,评定各基因座基因频率的变化,进而判断SSR标记与肉鸡肥度性状VLDL的相关关系,为低脂肉鸡的早期选育奠定基础。5个微卫星引物一个未扩增出产物,其余4个引物扩增出14个微卫星位点。各位点在高、低脂系中的基因频率经卡方检验,一世代有一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差异显著(P<0.05);二世代两个基因座差异显著;三世代共检测到4个基因座差异显著。 Abstract:SSR fingerprints were analyzed in three generations of fat line (FL) and lean line (LL) of broiler chickens.Changes in gene frequencies of every locus were evaluated.Th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SR markers and VLDL (a trait representing fat mass of broiler),which is the basis for early selection of LL broiler,was examined.Fourteen microsatellite locus were successfully amplified with 4 of 5 primers used.The results of χ2 test for the gene frequencies of every locus show that one locu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generation 1(P<0.05),two in generation 2 and 4 in generation 3.  相似文献   
8.
北极狐GHR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狗(AF133835)的GHR基因cDNA编码全序列设计了三对引物,利用RT-PCR方法克隆出北极狐GHR基因编码区全长c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EU304325)。结果表明,北极狐GHR的ORF为1917bp,编码638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由1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620个氨基酸的成熟肽组成。通过同源性比较发现北极狐与狗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8%。另外,利用邻接法(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表明,北极狐与狗先聚为一类,该聚类结果与传统的物种进化关系基本一致。另外,通过氨基酸对位序列比较发现,北极狐GHR在氨基酸序列上存在明显的特异性,如45和451位分别为A和E,而其它物种均分别为T(大鼠为K)和A(牛羊为V,鼠为T)。  相似文献   
9.
水貂自咬症病因RAPD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咬症是危害笼养水貂的一种慢性疾病, 造成水貂自咬创伤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文中从遗传基因角度探讨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采用RAPD 技术分别对正常水貂和自咬水貂样本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遗传结构分析。从100 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6个重复性好的标记引物, 对60只水貂群体(健康与患病)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研究。结果表明, 26个引物扩增出105条带, 其中29条带呈现多态, 多态率为27.62%。不同引物扩增出的DNA 片段在健康与患病水貂群体中的分布频率不同。水貂群体间相似系数为0.8471, 遗传距离(变异)指数为0.1529。引物S356(序列为CTGCTTAGGG)扩增出健康与患病水貂互不相同的条带, 如在患病水貂群体中扩增出的1000 bp左右的DNA 片段, 可初步作为区分健康和患病水貂群体的分子遗传标记, 逐渐剔除自咬水貂个体, 达到净化水貂群的目的, 减少水貂饲养业的经济损失, 为今后水貂的分子育种及其疾病的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杜智恒  刘宗岳  白秀娟 《遗传》2010,32(6):599-605
文章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了北极狐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ne receptor, GH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并针对该群体的特点建立合适的统计分析模型, 对GHR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北极狐GHR基因的外显子1和外显子5上发现了4个多态位点, 分别为5′UTR上的G3A和外显子1上的C99T突变, 外显子5上的T59C和G65A突变; GHR基因G3A和C99T多态性与母狐的体重性状显著相关(P<0.05), T59C和G65A多态性与公狐的体重性状显著相关(P<0.05), 与母狐的皮张长度性状极显著相关(P<0.01)。因此, 可以利用以上点突变对北极狐的体重及皮张长度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研究, 以达到快速选育出快大、优质的北极狐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