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作为意识发源地的脑,它的机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被一种神秘感所笼罩。直到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才开始对它作了形态学的研究。至于脑的化学,则是到了距今90年以前才开始为人们了解。L.W.Thudichum 在1861年第一次对脑中的脂类作了系统的研究。后来又有(1873)及(1890)研究了脑中的蛋白质。但直到二十世纪,从文献中可以看到,对于脑的研究仍多是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2.
猪脑组织提取液经SephadexG-50分子筛层析,S-SepharoseFastFlow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及两次HPLC分离得到一分子量为12000,等电点pI7.1的多肽,并测定了其氨基酸组成和N末端部分序列:N-phe-Lys-Gly-Phe-Pro-Asp-Asp/(Lys)-Lys/(Asp)-Asp-Tyr.给昆明小鼠脑室注射或尾静脉注射该肽均能抑制吗啡引起的镇痛作用,其作用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强.用BALB/C小鼠制备了该肽的抗血清,脑室注射此抗血清能明显逆转昆明小鼠对吗啡的耐受.因为这种来自猪脑的具有抗阿片镇痛作用的肽有99个氨基酸,所以简称此肽为AOP-99a(anti-oPioidpeptide).  相似文献   
3.
 <正> 类吗啡肽或抗吗啡肽研究都起源于探讨阿片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阿片研究始于200多年前,1803年Derosne,1805年Serturner先后从粗阿片中分离得到与阿片作用相同的结晶,Serturner命名为morphine(吗啡)。吗啡的结构被阐明后,发展起数以千计的类吗啡合成药物。具阿片作用的药物在结构上都有芳香环,和一三级胺形式的氮原子,以两个饱和碳原子与芳香环相隔,且唯有左旋异构体才显示阿片效应。吗啡结构的微小变化对其作用都可产生影响,如烯丙吗啡(nalorphine)与吗啡的差异只是以烯丙基取代甲基,即具有拮抗吗啡的效应。1972年至1973年Terenius、Pert Simon等同时发现脑内吗啡受体,并证明脑和豚鼠迴肠肌细胞都有吗啡受体。随后又出现,受体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有调节作用。吗啡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效应,是以受体为中介而实现的。吗啡对该酶的抑制效应又和它的麻醉效应相平行。Collier对吗啡与受体的关系提出:“外源药物受体实际是机体内源物质受体”的见解。这种思想促进了对内源性吗啡物质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一种新的具有抗吗啡镇痛活性的肽的分离纯化,并进行部分一级结构测定.狗脑先经醋酸提取,冷冻成干粉,然后上SephadexG-50和S-SepharoseF.F柱,最后经RP-HPLC纯化,鉴定纯度后,测定其抗吗啡镇痛活性,通过SDS-PAGE法测得其分子量为8.9kD.氨基酸序列分析测得该肽的N端序列为:V-I-S-V-A-D-W-T-Q-I-F-T-M-R-Y-F-I-T-G-Y-H-Q-D-Y-X-G-L-H-I-G.经部分一级结构同源序列检索,未见与此有同源的蛋白质的报道,暂命名该肽为CC4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