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PR)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水平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CS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x-LDL、hs-CRP及slCAM-1水平以及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ox-LDL、hs-CRP及slCAM-1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ox-LDL、hs-CRP及slCAM-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E峰与A峰流速比值(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收缩指数、舒张指数和Te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介入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ox-LDL、hs-CRP及slCAM-1ACS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药物安全性与小剂量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细胞色素P450酶对拟无枝酸菌转化洛伐他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他汀是胆固醇合成途径中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由洛伐他汀经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sp.ST2710)羟基化转化产生,为研究无锡他汀转化过程,本文利用CO差光谱法在摇瓶水平考察了底物浓度、温度、pH值、溶氧等因素对具有羟基化功能的细胞色素P450酶活的变化情况,以及细胞色素P450酶变化对洛伐他汀羟基化过程中的影响。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酶可能是Amycolatopsis sp.ST2710转化洛伐他汀为无锡他汀代谢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对洛伐他汀羟基化有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对微生物转化洛伐他汀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携带有Wolbachia的短管赤眼蜂为完全的产雌孤雌生殖。前期的实验表明,利用四环素对携带有Wolbachia的短管赤眼蜂进行除菌处理,但结果并不能获得100%恢复孤雌产雄。本实验拟用环丙沙星与磺胺嘧啶这两种抗生素对携带有Wolbachia的短管赤眼蜂进行除菌效果筛选。实验分3组药剂处理,分别为使用环丙沙星、磺胺嘧啶及环丙沙星与磺胺嘧啶1:1混配液进行除菌处理。各组实验分别进行浓度为0.1 mg/mL、1.0 mg/mL和10.0 mg/mL 3个浓度处理。以无抗生素蜂蜜水处理作为实验对照组。分别检测、记录各处理的F0 - F1代的寄生卵量,F1 - F2代羽化个体数、雌雄个体数,雌雄相嵌体的个体数。结果表明:磺胺嘧啶对短管赤眼蜂的F0代产卵量降低,但F1代恢复产卵量;仅有0.1 mg/mL环丙沙星与磺胺嘧啶1:1混配液对短管赤眼蜂F2代的卵羽化率具有抑制作用,其它的处理与对照组结果无差异。环丙沙星处理后的携带Wolbachia的短管赤眼蜂没出现雄性后代,浓度为0.1 mg/mL环丙沙星与磺胺嘧啶1:1混配液处理在F2代出现了雌雄相嵌体。浓度为1.0 mg/mL和10 mg/mL的环丙沙星与磺胺嘧啶1:1混配液处理和磺胺嘧啶处理在F2代出现了完全雄性后代。使用磺胺嘧啶处理携带Wolbachia的短管赤眼蜂,可更方便快捷获得100%雄性后代。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HEK293F细胞表达了埃博拉病毒重组膜蛋白,并通过免疫小鼠初步研究了其免疫原性。按照人密码子使用频度优化编码埃博拉病毒膜蛋白胞外区基因,合成后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XG-Fc中,构建埃博拉病毒糖蛋白和人IgG Fc片段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XG-modGP-Fc。利用瞬时转染技术,将融合蛋白表达质粒转染到高密度培养的悬浮HEK293F细胞中,实现了分泌表达。通过Protein A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化的重组蛋白。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并通过间接ELISA对小鼠抗体效价进行评价。蛋白纯化及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真核表达系统能够有效表达埃博拉重组蛋白GP-Fc,细胞培养上清中重组蛋白以二聚体形式存在。通过间接ELISA分析,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实验动物后,可以在血清中检出高滴度的抗原特异性IgG,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通过该研究,我们得到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重组蛋白,同时,该工作为研制基于重组蛋白的埃博拉疫苗以及筛选单克隆抗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EV71和CA16双价灭活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分别应用EV71和CA16双价疫苗、EV71和CA16单价疫苗按单针、两针(0,14 d)的程序免疫小鼠,采用细胞病变法检测血清第1针免疫后21 d时中和抗体效价,应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小鼠脾单个核细胞体外经抗原刺激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双价疫苗与EV71单价疫苗单针、两针免疫相比,EV71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相近(118.8∶84.0;159.5∶156.8,P0.05)。双价疫苗与CA16单价疫苗单针免疫诱导的CA16中和抗体均为阴性;两针免疫CA16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一致(30.0∶26.9,P0.05)。加强免疫7 d后,小鼠脾MNC经EV71抗原刺激,双价疫苗较EV71单价疫苗诱导Th2类细胞因子IL-4、5、6、10和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水平显著增高(P=0.020,P=0.027,P=0.038,P=0.019,P=0.026);MNC经CA16抗原刺激,双价疫苗与CA16单价疫苗相比诱导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价疫苗可诱导与单价疫苗相似的中和抗体应答水平,并可提高Th2类细胞因子应答,研究为EV71和CA16双价灭活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在体脑淋巴引流阻滞(cerebral lymphatic blockage,CLB)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H组、SAH+CLB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于第二次注血3d后,采用HE染色法及碘化丙啶(PI)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变化;TUNEL荧光标记法检测原位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检测大鼠皮层神经细胞Caspase-3和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1)HE染色和PI染色可见SAH组大鼠部分皮层神经细胞皱缩,细胞核呈波纹状或折缝样,部分呈新月形;SAH+CLB组神经细胞分布稀疏,核碎裂,可见凋亡小体,周围有空泡形成;(2)SAH组和SAH+CLB组TUNEL阳性细胞的数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SAH+CLB组又显著高于SAH组;(3)SAH组和SAH+CLB组Caspase-3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SAH+CLB组又显著高于SAH组;(4)SAH组和SAH+CLB组Bcl-2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SAH+CLB组显著低于SAH组。以上结果表明,CLB可以通过Caspase-3高表达和Bcl-2低表达加重SAH后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王轩  张展  董惠斌  王守林 《生物磁学》2011,(8):1420-1423
目的:探讨双酚A(BPA)对成年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5个双酚A染毒剂量组(200、50、5、0.5、0.0005 mg/kg)和1个对照组,连续灌胃染毒8周,并监测体重变化,染毒结束后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此外,提取肝脏组织RNA,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肝脏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2(prdx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50 mg/kg及200 mg/kg剂量组的动物体重增长速度逐渐减慢,自4周开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染毒结束时,其体重分别为对照组的90.52%和91.61%(p〈0.05),而其它低剂量组间则无明显差异;大鼠血浆GSH-Px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5 mg/kg以上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毒组血浆SOD水平虽也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显著性;此外,大鼠肝脏组织prdx2 mRNA水平随双酚A剂量增高呈剂量依赖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其在最低剂量组(0.0005 mg/kg)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双酚A可造成大鼠抗氧化酶系统失衡,导致氧化损伤效应,prdx2可能是反映其氧化损伤敏感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脉搏波参数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为从脉图上辨识高血压病及脉搏波参数的拓展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并招募健康成人志愿者29例作为对照组。利用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与皮尺分别采集两组受试者的左侧寸口脉图信息和主动脉至桡动脉的血管长度,计算脉搏波参数及脉搏波传导速度,采用方差分析和皮尔逊简单相关的统计方法分析高血压患者不同的脉搏波参数与其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PWV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H2/H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H4/H1、T1/T、T2/T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的H2/H1、T1/T、T2/T、H4/H1均与其PWV相关,其中H2/H1与PWV呈显著正相关(P0.05),T1/T、T2/T与PWV呈显著负相关(P0.05),H4/H1与PWV呈一般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参数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潮波出现的幅值与脉搏波传导速度有显著正相关;脉搏波上升支和潮波的时值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具有显著负相关,重搏波相对高度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具有一般相关关系,因而可通过脉搏波参数的变化了解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干扰素刺激基因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1,IFIT1)在蓝舌病病毒1型(Bluetongue virus serotype 1,BTV1)感染复制过程中的作用,首先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到BTV1感染绵羊睾丸细胞后IFIT1基因的转录水平明显升高,利用RT-PCR方法扩增获得羊IFIT1基因,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pcDNA3.1/(+)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OV-IFIT1,将其转染BHK-21细胞,观察到IFIT1基因在细胞内的成功表达,然后利用BTV1感染质粒pcDNA3.1-OV-IFIT1转染的细胞,从病毒的mRNA转录、蛋白表达和病毒滴度的变化评价IFIT1对BTV1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IFIT1在细胞中的过表达可显著抑制BTV1复制,相反,敲低IFIT1的表达可促进BTV1的复制。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干扰素刺激基因IFIT1在BTV1感染复制过程中的作用,这将有助于揭示BTV1和宿主细胞IFIT1的相互作用机制,同时也为抗病毒药物研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