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8篇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现状、挑战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生物量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不断高涨,而且人类对森林资源价值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推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已成为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乃至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本文全面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发展历程,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基于生态系统管理与满足现代人类福祉对森林多重需求的新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念,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念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森林经营发展战略表现为:1)从单纯的森林面积数量扩张,转变到提高单位面积的森林生产力和森林质量;2)从单一追求木材生产逐步转变为多目标经营,将森林林产品单一的经营目标转变为广泛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目标经营;3)森林经营重点从林分水平转变为森林景观的经营,强调森林景观的时空异质性和动态变化,权衡和协同多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倡导森林景观的多样性和连通性,提高森林与其它土地利用模式镶嵌构成的复合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能力;4)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将从依赖传统经验的主观决策转变为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决策,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决策支持系统和森林景观恢复与空间经营规划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MP-9和PC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联合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43例宫颈浸润癌(ICC)、20例癌旁正常宫颈上皮(NCE)中MMP-9和PCNA的表达,统计分析MMP-9、PCNA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MMP-9、PC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5%(128/143)和93.7%(134/143),较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率40.0%(8/20)和15.0%(3/20)显著增高(P=0.000)。MMP-9的表达与病理分级(r=0.342,P=0.000)、淋巴结转移(r=0.197,P=0.018)和间质浸润深度(r=0.203,P=0.015)呈正相关。PCNA表达与临床分期(r=0.228,P=0.006)、病理分级(r=0.330,P=0.000)呈正相关。MMP-9和PC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228,P=0.006),二者表达一致的比例高达87.41%(125/143)。结论MMP-9和PCNA在宫颈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侵袭和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对于进一步理解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类最大可持续海洋足迹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成忠  林振山  王晖 《生态学报》2008,28(2):656-660
在William Rees & Mathis Wackernagel最初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理论所划分的六类基本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中,海洋以其能为人类提供鱼类等海产品而被单独列为水域一项。海洋生物资源是一种典型的可再生资源,人类只有采取合理的开发策略方可保证海洋生物资源最大的可持续生产量。借用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概念的内涵,提出海洋足迹、海洋承载力两个新概念;运用非线性科学理论在海洋足迹与海洋承载力呈二次非线性关系的假设下,建立海洋承载力二次非线性开发的动力模式,并运用稳定性分析理论对其求解、分析。结果表明:(1)海洋承载力与其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与海洋足迹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2)为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必须控制最大海洋足迹增长率为r/xm(r为海洋承载力增长率,xm为最大海洋承载力),方可获得可持续的最大海洋足迹为rxm/4,此时海洋承载力可以维持在稳定的平衡态(为其最大承载力的一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urvivin表达对肺鳞癌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siRNA阻抑人肺鳞癌细胞内survivin基因的表达,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结果:(1)Survivin在肺癌细胞中表达.转染Survivin siRNA可在RNA和蛋白水平阻断其表达;(2)转染Survivin siRNA的肺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3)转染Survivin siRNA的肺癌细胞的集落形成率显著降低.结论:阻断Survivin表达可通过增加细胞凋亡率和降低细胞增殖增加肺鳞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十六个水稻品种(系)对褐飞虱的抗虫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苗期抗性鉴定、田间抗虫性鉴定、稻田节肢动物功能团优势度比较及产量测定的方法来评价16个水稻品种(系)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抗性。结果表明,有12个品种(系)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2个品系表现为中抗。这14个抗虫-中抗的品种(系)在成株期也表现一定的抗虫性,且与对照TN1之间差异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广占63-3S/华恢15、广两优106、Y58S/华15、广两优476、广占63-4S/华恢15这5个品种(系)不仅抗虫性好,而且产量也较高,分别比TN1和主栽品种扬两优6号高63.49%~66.57%和3.47%~11.57%,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转Bt基因水稻商业化之前需要评价其对靶标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本研究连续2年在3个地点调查了3种转Bt水稻材料和非转基因水稻田间稻纵卷叶螟为害情况,稻纵卷叶螟及其4种捕食类天敌的种群密度、相对丰富度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水稻材料对卷叶率和稻纵卷叶螟幼虫种群密度有显著影响.非转基因水稻田间卷叶率显著高于3种转Bt基因水稻田.在调查期间,不同地点3种非转基因水稻田间稻纵卷叶螟幼虫的种群密度以及它在植食类功能团内的相对丰富度均显著高于3种转Bt基因水稻田.水稻材料、水稻材料×调查日期、水稻材料×调查年份、水稻材料×调查日期×调查年份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种群动态均有显著影响.但是,3种转Bt基因水稻材料和非转基因水稻田间4种捕食类天敌的相对丰富度、种群密度以及种群动态基本没有显著差异.从上述结果可推论,转Bt基因水稻中的Bt蛋白能明显抑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但对4种捕食类天敌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霉克舒对致病性浅部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湛江地区 15 4例癣病患者分离真菌 ,评价一种新的抗真菌药—霉克舒对上述真菌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霉克舒对浅部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同时以兰美抒作为对照药物。从 15 4例癣病患者中分离出 14 1株真菌 ,其中以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为主 ,分别占 6 6 .7%和 14 .2 %。霉克舒的抑菌作用与兰美抒相比略强或相当 ;对霉克舒各单一成分的初步抑菌效果进行比较 ,复合物的抑菌作用明显强于水杨酸或特比萘芬等单一成分。上述结果显示 ,霉克舒在体外对常见致病性浅部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筛选提升南亚热带人工林生产力的树种配置模式,选择南亚热带8个乡土树种,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设计,建立了树种多样性梯度(1、2、4、6个树种)人工新造林试验平台,研究树种多样性及不同功能特性树种混交对人工林早期树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树木生长第5年,树木生长并没有随树种多样性增加而增加;速生树种马尾松和米老排纯林生长量是珍贵树种红椎和格木纯林的2.5~4.5倍;2个树种混交和4个树种混交情况下,针阔树种混交、速生树种与固氮树种混交显著提高树木生长量51.5%~132.8%,而当6个树种混交时,不同树种组配对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土壤氮、磷养分是影响树木早期生长的主要因素。针阔树种混交、速生和固氮树种混交能显著提高南亚热带人工林树木的早期生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野生假俭草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我国野生假俭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我国野生假俭草发展前景及今后科研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所致脓毒症大鼠模型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CLP诱导SD大鼠脓毒症,术后8、16和48 h时检测相关的凝血功能指标,采用HE染色观察肺、肾、肝、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12 d生存率为30%,发病急且死亡率较高。在疾病发展的急性期内,CLP大鼠8 h时出现APTT时间延长(P0.05),16 h时出现PT时间延长(P0.05),内源凝血途径的XII活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的VII活性出现一过性抑制。TT在48 h出现延长(P0.01)。FIB的含量从16 h开始逐渐增多(P0.001)。与凝血和抗凝功能有关的其他重要指标中PLT数量从8 h逐渐下降(P0.01);v WF:Ag量从8 h逐渐增多(P0.001);D-D量从16 h逐渐升高(P0.05);PS:Ag量直到48 h出现明显下降(P0.001);而AT-III含量无明显变化。病理检查发现肺、肾、肝、脾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未显示明显的静脉血栓和出血特征。结论大鼠脓毒症模型在急性期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但未观察到凝血功能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