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sure是我市土蝗的优势种。近年来危害年趋加重,自1984年以来每年发生面积达10万亩以上,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为此,从1987年开始作者通过人工饲养、田间调查和试验,对笨蝗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几种常见陆生能源植物的开发前景进行了简单分析比较,希望能为我国能源植物的发展和投资方向提供理论依据,缓解石化资源紧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各种疾病中,有些是与人类和动物都有关系的,如鼠疫、布鲁氏菌病、马堡热、拉萨热等,称为人兽共患疾病(Anthropozoonoses)。这些疾病的病原体既能传染给人又能传染给动物,造成人或兽类的疾病流行。在医学上也叫动物性病。据Hubbert(1975)等的统计有162种;约占人类传染病的1/5左右(耿贯一,1980)动物性病,实质是自然界中一个生物学现象和生态学问题。是生物间在一定地理景观(Landscape)中通过“食物链”联系演化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适应,并借以维持其种系延续的生物群落(BiocenosisCommunity)的关系(1964)  相似文献   
4.
牛头岗遗址是江苏南京较大的古文化遗址,遗址文化层中植硅体组合揭示在新石器晚期(约3500Cal.aBP前),南京地区气候偏暖偏湿;商代(约3500—3000Cal.aBP),气候温暖湿润;西周早期(约3000Cal.aBP后),气候又偏暖偏湿。明显的气候波动与全新世中晚期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对比。相邻何颖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哺乳动物遗存,与牛头岗植硅体组合反映的植被与生态比较一致。新石器晚期至西周时期的气候与环境适宜古代先民的繁衍与生存,南京及滁河流域古文化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5.
过量表达苹果酸脱氢酶对大肠杆菌NZN111产丁二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肠杆菌NZN111是敲除了乳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 (ldhA) 和丙酮酸-甲酸裂解酶的编码基因 (pflB) 的工程菌,厌氧条件下由于辅酶NAD(H) 的不平衡导致其丧失了代谢葡萄糖的能力。构建了苹果酸脱氢酶的重组菌大肠杆菌NZN111/pTrc99a-mdh,在厌氧摇瓶发酵过程中通过0.3 mmol/L的IPTG诱导后重组菌的苹果酸脱氢酶 (Malate dehydrogenase,MDH) 酶活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4.8倍,NADH/NAD+的比例从0.64下降到0.26,同时NAD+和NADH浓度分别  相似文献   
6.
基于基因工程菌生产丁二酸代谢途径,以E.coli BA001(△ldh,△pfl)为出发菌株,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敲除了富马酸酶基因fumB,得到重组菌E.coli BA002(△ldh,△pfl,△fum),通过减少苹果酸生成富马酸的通量,实现苹果酸的积累.实验结果表明:对比E.coli BA001,敲除富马酸酶基因会较大程度地改变丁二酸、乙酸等的分布,在两阶段和专一性厌氧发酵中,丁二酸产率由81%、63%分别下降为76%、54%,E.coli BA002中乙酸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苹果酸的产量为0.25 g/L;通过外源添加1g/L的苹果酸,发现丁二酸和乙酸的产量进一步增加.实验实现了富马酸酶基因的敲除:一方面使得乙酸产量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厌氧主导酶FumB的敲除不能完全阻断厌氧发酵苹果酸到富马酸途径.  相似文献   
7.
鼠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鼠疫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仍是对人类生命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阐述了世界和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分布、动物鼠疫流行病学、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及动物流行病学特点、人类鼠疫流行病学和防治。  相似文献   
8.
王绍英  王光明 《昆虫知识》1993,30(4):243-245
<正> 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是我市水稻的重要害虫,主要掌握在四龄蝗蝻前进行药剂防治。关于该虫的生活史,柳支英等曾作过报道。为了便于在田间识别其龄期,1989~1991年作者饲养其生活史时,对各龄蝗蝻的主要鉴别特征再作了较详细的观察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调整窝仔数的方法建立幼儿单纯性肥胖模型,并与高脂饲料制备模型进行比较。方法48只雌性KM小鼠产仔鼠后,一半仔鼠数目为14~16只,一半仔鼠调整为6只(雌雄各3只)。仔鼠离乳时或第9周时仔鼠分别饲喂普通饲料或高脂饲料。仔鼠在15周后处死,称重,测量体长、腰围,生殖器重、脂肪重(肾周和生殖器周脂肪),计算体脂比。结果①BD2组常规饲料饲喂至15周结束后,无论雌雄仔鼠,其体重与BDl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BD2组体重超过BD1组体重雌性为26.3%,雄性为20.0%。同一处理方式,雌性仔鼠体脂比均高于雄性。②不同时间饲喂高脂饲料,无论调整窝仔数与否,高脂饲料各组仔鼠,无论雌雄,其各组仔鼠体重均比BD1组高(P均〈0.05);HFD4组雌性和雄性仔鼠体重与BD2组相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调整窝仔数的方法可以成功制备儿童单纯性肥胖模型。在儿童早期肥胖的情况下,成年后过度高脂饮食会导致机体储存更多的脂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