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2021年1月《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8届编委会正式成立。在此,我们对所有当选为第8届编委会编委的专家表示祝贺,并期望在你们的带领下,将《学报》办得越来越好!在庆祝第8届编委会成立之时,我们要特别感谢第7届编委会全体成员。2015年8月,《学报》第7届编委会成立,迄今已五年有余。《学报》在第7届编委会全体的努力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鱼岁)属(Phoxinus),隶属鲤科雅罗鱼亚科,是欧洲、亚洲北部和北美的鱼类。全世界有10种左右,我国已有记载的有7个种,四川省尚无记载,我们先后共得标本百余尾。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郑葆珊先生和我们多次鉴定核实,认为是杂色(鱼岁)(Phoxinus variegatus)。其生态特征,我们也进行了初步观察。 杂色(鱼岁),在城口、万源一带群众叫“麻鱼子”,南江、平武的群众叫“木叶鱼”,最大个体体长为11厘米,体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南充师范学院生物系革命师生,在毛主席关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教导的巨大鼓舞下,结合珍贵动物资源调查进行开门办学。1976年2月下旬,生物系百余人,对天仓、宝兴、越西三县的珍贵动物进行了调查。工作中实行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并宣传保护珍贵动物资源的意义及如何识别珍贵动物等,做到既是调查队,也是宣传队。通过半年的野外调查工作,胜利地完成了三县10,719公里的珍贵动物资源调查任务。初步查清了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鬣羚、  相似文献   
5.
<正>焦瑞身(Jui-shen Chiao)1918-09-13,2009年12月22日卒于上海。1936年考取清华大学化学系,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并留校任化学系助教。1946年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农化系任助教。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27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副主编查锡良教授,学报主编贾弘教授,学会常务理事、学报编委药立波教授,学会副秘书长王同喜高级工程师,学报编委、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周春燕教授,学报编委、南京大学生化系主任李根喜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系副教授倪菊华等一行专程拜望了学报顾问南京大学108岁高龄郑集教授,表达学会和学报对郑老的亲切问候与良好祝愿,并敬献新春贺牌。郑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教育家,我国生物化学、营养学及衰老生化的主要奠基人,为我国生物化学发…  相似文献   
7.
陈震古教授与世长辞了,我们深感悲痛! 陈震古教授是我国激光生物学协作组和<激光生物学报>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我国激光生物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他为开创和发展激光生物学科事业,呕心沥血,倾注了毕生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逝世,是激光生物学界的一大损失. 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好伙伴.我们要学习陈震古教授尽心敬业于科学事业的品格和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完成他未竞事业,为办好<激光生物学报>,发展激光生物学科而努力奋斗! 陈震古教授安息吧! 陈芳远胡能书王兰岚周志康廖映木分等 2001年3月16日  相似文献   
8.
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和同行们: 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动物学报》以双月刊、大开本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你们面前。作为一个展示我国动物科学工作者成果的窗口和通向国际自然科学大舞台的阶梯,《动物学报》将一如既往、忠实地报道我国动物科学的最新进展,并竭尽全力使之成为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园地。 《动物学报》创刊于1935年,她的历史就是一部我国动物科学艰苦奋斗的历史。我国老一辈动物学家如陈桢、秉志、童第周、郑作新、张致一、陈阅增和马世骏等先生,曾为之呕心沥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动物学报》历届编委会的编委们和国内外论文评阅人以其智慧、心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动物学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动物学报》众多的撰稿人将凝集着汗水并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贡献给《动物学报》,并期盼通过《动物学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面对着颗颗赤子之心,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肩负的责任有多么重大。 为了更好地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扩大《动物学报》的影响,本刊改版后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质量,尽量缩短优秀稿件的发表周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并成为世界动物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学术期刊。 亲爱的读者和作者们,让我们并肩携手,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动物学报》 (编委会)/(编辑部) 全体同仁敬启)/(2001年2月15日)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寄语     
19世纪,医学微生物学处于萌芽时期,学科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开展了细菌生理学,陆续发现了大批、多种病原微生物.20世纪,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不仅有进一步的发展,还结合有关学科的理论和先进技术,提高了诊断、预防及治疗疾病的水平与效果.在这一时期,我国医学微生物学界前辈汤飞凡、黄桢祥、朱既明等与国外学者共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