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单克隆抗体纯化过程中内毒素去除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单克隆抗体纯化过程中,去除内毒素的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它们应用于中试规模的可行性。方法与结果:比较了多聚赖氨酸型的内毒素去除填料、20nm膜过滤、将单抗附着在蛋白A柱上后使用精氨酸和组氨酸溶液冲洗等3种方法的内毒素去除效果,发现3种方法都可以将内毒素水平大幅降低,可分别将内毒素去除70%、88%和97%。因为单抗分子等电点较高,所获得的最低内毒素含量为0.2~0-3EU/mg。结论:3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工艺放大潜力,进一步提高内毒素去除效果将需要综合使用不同机理的去除技术。  相似文献   
2.
3-脱氢莽草酸,是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中一种重要的中间产物,可作为一些化学合成制剂和药物中间原料。这样以无毒可再生物质为起始原料的合成方法与传统的有机合成化学制剂的方法相比,对环境更加有利。此外,它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抗氧化剂。工业上一般采用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来生产3-脱氢莽草酸,随着代谢工程的兴起,使得更加理性改造菌株成为可能,这更加促进了发酵法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代谢工程在生物合成3-脱氢莽草酸生产菌改造中的应用情况,其中涉及3-脱氢莽草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及其酶的调控、中心代谢途径的改造和3-脱氢莽草酸合成支路的修饰等,并探讨了将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