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静止期细菌吸附噬菌体速率常数测定(ARC),和细胞壁脂多糖(LPS)使50%噬菌体失活量测定(PhI_(50))的结果,以试图分析讨论存在于大肠埃希氏菌细胞壁上的噬菌体受体位置和数量。志贺氏菌噬菌体Sh的受体位置也一并于此进行试验和讨论。经试验可被噬菌体E-4(φ369)裂解的菌株9株,ARC试验K值为198~515,其中3株提取LPS测定PhI_(50)为<0.125-0.5μg/ml,证明这些细菌细胞壁上有大量E-4噬菌体的受体,而且这种受体就定位在LPS上。被噬菌体E-1(φ484)和Sh(φ62)裂解的许多R菌株,ARC试验获得很高的K值,但提取的LPS不能使这两株噬菌体失活,说明这些细菌细胞壁上虽有大量的相应受体,但受体位置不在LPS上,很可能在脂蛋白上,尚待实验证明。试验结果进一步推论两株噬菌体的受体是不相同的。被噬菌体E-2(φ466)裂解的菌株,ARC试验K值不超过100,说明在细菌细胞壁上相应受体数目较少,或噬菌体尾丝末端与受体的亲和力较低。单独的LPS不能作为噬菌体的受体,但O抗原的存在似乎对噬菌体的吸附有协同作用。噬菌体E-3(φ451)ARC试验K值很低,每个细菌细胞壁上的受体可能只有少数的几个。因此,从细胞外的裂解大概是不可能的,而是必须在细胞内复制,然后从细胞内裂解。  相似文献   
2.
尿素酶试验的最佳pH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素酶试验过去一直用来鉴别变形杆菌。由于变形杆菌的尿素酶活性很强,对于实验条件无特殊要求。除变形杆菌外,具有较强尿素酶活性的细菌还有克雷伯氏菌,耶尔森氏菌。而柠檬酸杆菌和阴沟杆菌,则被认为是尿素酶阴性的细菌,或少数为阳性或迟缓阳性,在菌属鉴  相似文献   
3.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cDNA库的组建及克隆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中分离纯化总mRNA,将其逆转录为cDNA,组入表达型载体λgt11,建立了恶性疟原虫中国海南岛分离株Fccl/HN红内期cDNA库。经大肠杆菌表达后用抑制性单克隆抗体M26—32、F6—c2、F6—D3筛选。杭有27个克隆与M26—32作用、34个克隆与M26—32和F6—C2都反应。对筛选结果进行了分析。这些阳性克隆的表达产物有可能作为疟疾疫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GM—CSF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带β-Galactosidase基因标记的非融合蛋白基因转移载体pBlueBac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成功地插入病毒AcNPV的基因组中.hGM-CSF基因在感染重组病毒的草地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培养细胞Sf9中得到表达,感染后的Sf9细胞培养液能刺激人骨髓细胞在体外形成典型的集落,表达水平可达2.7×1055CFU/ml。以hGM-CSF单抗所作的WesternBlotting表明,表达的hGM-CSF对是3种糖基化程度不同的产物,分子量分别约为15kd,18kd和20kd。  相似文献   
5.
地膜条件下土壤生态因子与玉米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干旱地区地膜条件下,土壤生态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种植模式为作物距地膜中心线21.3—33.2Cm,施纯N+P为598—743kg·ha-1,玉米产量为14492≤Y佳≤1659kg·h-1.该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及残膜回收.  相似文献   
6.
水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989-1993年选用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三大粪12种常用杀虫剂,对水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进行了5年系统的抗药性监测研究,发现两种飞虱对药剂的敏感性年度间变化较大,分析可能与其迁飞习性有关。将我们所测的LD50与日本Nagata(1967)测定结果比较.褐飞虱对有机磷类的抗性倍数为3.22-16.12倍,对氨基甲酸酯类为5.59-9.12倍;白背飞虱对有机磷类的抗性为48.90-208.16倍.对氨基甲酸酯类为3.29-19.50倍.抗性发展速率明显高于褐飞虱。两种飞虱对菊酯类药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抗马拉硫磷的褐飞虱种群对二氯苯醚菊酯表现较高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技术萃取蛋黄磷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新型物理分离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天然蛋黄粉中的磷脂.在40MPa,先去除蛋黄粉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再萃取磷脂.结果显示,磷脂纯度为95%,N/P比值为1.003,λmax=214nm,薄层层析显示磷脂着色点清晰,并去除了绝大部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此法操作简单、产品质量高、安全和不污染环境,还可得到天然纯蛋黄油和蛋白.  相似文献   
8.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伯吉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一卷最近由美国Williams & Wilkins公司出版。R.G.E.Murray为本书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本书由不同国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应用弗氏柠檬酸细萄噬菌体3组,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4组,阴沟肠杆菌噬菌体1组和沙门氏菌O-I噬菌体快速诊断沙门氏菌的结果。沙门氏菌0-I噬菌体可裂解沙门氏菌属地方株1393株中的1351株(97%)。柠檬酸细菌属噬菌体和共可裂解柠橡酸细菌属地方株381株中的362株(95%)。阴沟肠杆菌噬菌体Ent可裂解阴淘肠杆菌地方株l 50株中的133株(84.2%)。埃希氏菌属噬菌体E—1、E一2、E-3和E-4共可裂解埃希氏菌属地方株683株中的567株(83%)。由于E一1和E一2噬菌体的联合使用,可使o I噬菌体对埃希氏菌属地方株的误诊率从6.3%下降到0.6%。E一4噬菌体对沙门氏菌属地方株的误诊率可因与。一I噬菌体的联合使用而从0.36%下降到0.07%。  相似文献   
10.
四川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凉山山系, 在保护和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对该自然保护区兽类群落的研究却极为缺乏。为了了解该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小型兽类群落,本文作者在2018年4-10月调查了该区域的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组成。在海拔1,537-3,830 m间共设置样方184个, 布设鼠夹9,016铗日, 捕获小型兽类536只, 隶属4目7科13属21种。包括滇攀鼠(Vernaya fulva)和等齿鼩鼹(Uropsilus aequodonenia)两个稀有物种在内的共计9个物种为该地区首次报道, 丰富了物种分布记录。结合历史资料, 黑竹沟地区共记录小型兽类43种, 隶属4目9科28属。在43种小型兽类中, 东洋界物种37种, 占绝对优势(86%), 分布型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型占优, 为18种(占东洋界48.6%)。本次调查捕获的21种小型兽类中, 群落优势种为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 33.2%)、北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 21.3%)和中华绒鼠(Eothenomys chinensis, 12.7%)。随着海拔上升, 群落优势种组成发生变化, 由北社鼠 + 中华姬鼠 + 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 + 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群落, 转变为中华绒鼠 + 中华姬鼠 + 凉山沟牙田鼠(Proedromys liangshanensis) + 西南绒鼠(Eothenomys custos)群落。群落物种区系的分布型组成随着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 喜马拉雅-横断山型物种随海拔升高所占比例增大; 分布于喜马拉雅-横断山的特有种分布的下限、中点和上限平均海拔都高于非特有种, 且特有种和非特有种的中点和下限平均海拔差异显著(n = 21, df = 19, P = 0.013; n = 21, df = 19, P < 0.01), 说明该区域物种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征, 中高海拔主要由特有种构成。本研究丰富了黑竹沟地区小型兽类及群落多样性的数据资料, 有利于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