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17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17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微生物学联合会(IUMS)于1986年9月7日至13日在英国Manchester召开第十四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我国派有8人代表团参加。现将会议概况,学术活动等扼要汇报如下: (一)会议概况国际微生物学大会以细菌学和真菌学为主,病毒学为副,因国际病毒学大会将另行召开。本届大会规模颇大,约有3,500人参加。学术活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患者口腔脱落上皮细胞微核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核测试法已被广泛用于研究药物、辐射、 环境毒物等对机体的遗传损伤。以往多以外周 血淋巴细胞和骨髓为材料进行研究,由于操作 狡复杂,且取材过程中给受试对象带来痛苦,因 此进行人群普查常常有很多困难。同时,许多 致癌物的诱变性资料多是从细菌、淋巴细胞和 一些非_L皮细胞系中获得,而致癌物对上皮细 胞的诱变性资料相对较少。近几年来,Stich 等。一‘1对接触致癌物的个体进行了一系列脱落 细胞(包括口腔、膀眺等)微核检测,发现这些个 体的微核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已有资料报 道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明显 高于正常人(1,21,但上皮细胞的微核出现率是否 也高于TL常人,尚未见报道。经过对Stich的 方法稍加改进,我们对食管癌患者的口腔脱落 细胞进行了微核检测  相似文献   
3.
4.
5.
家兔艾美虫     
动物学实验中常以疟原虫(Plasmodium)或单房簇虫(Monocystis)作为孢子虫纲的代表。黄咸凤同志在生物学通报1963年第4期发表“兔球虫的实验观察法”一文,介绍改用兔球虫作为孢子虫纲的代表,我们很赞同。因为兔球虫的确是孢子虫纲典型的代表,它的生活史显著地包括裂体生殖(即由营养体形成裂殖子的过程)、配子生殖(包括配子形成和结合成合子的过程)和孢子生殖(即由合子形成子孢子的过程)三个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对动物的分类、形态、生理、遗传等方面进行数量或定量的调查和研究时,总是免不了要用得着数理统计。原因在于在有关动物的任何一项调查或研究中,实验工作者所得出的数据毫无例外地是参差不齐的;换句话说,是有变异性的。面对着一群参差而有变异的数据,想要从中整理出一些头绪来,或者加以总结、或者加以比较、或者从而作个估计、或者从而作个推断、或者从而找出规律作预测预报之用,往往遇到不能凭肉眼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时候,这时候如果应用数理统计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比较妥当的,是比较有科学根据的,是可以以一定的概率而置信的。  相似文献   
7.
豚鹿(Axis porcinus)是偶蹄目鹿科中的一种动物,以往文献记载仅产于尼泊尔、印度、缅甸和泰国等地。彭鸿授等(1962)第一次记录了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的耿马、西盟两个自治县亦有分布。 1964年5月间,笔者曾到我国豚鹿产地——耿马县四方井采集,借此机会对豚鹿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了解。雄性豚鹿具角但较小,一般在254—305毫米之间,角长最大者为508毫米,角基周79毫米。每角具三叉,眉叉与角干呈锐角,外上叉伸向内方。豚鹿的体型略比赤麂(Muntiacus muntjak)为大,雌兽小于雄兽,体重最大的达50余公斤。肩高610毫米,身长1067—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所描述的材料是1056年各野外地質隊送來鑑定的標本。採集的範圍包括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廣西、甘肅六省及新疆維吾爾和內蒙古自治區,時代是石炭紀和下二叠紀。這些標本數量不多,有的無上下連續剖面,詳細層位未能確定,只知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廣西是採自下二叠紀陽新石灰岩中;在新疆、甘肅反內蒙古自治區是採自石炭紀地層中。計有五燭十一種,其中Stenopora和Stenodiscus各四種,Tabulipora, Eridotrypella?  相似文献   
10.
(1) 以在世系間完全隔离,且在没有选擇、突变、与迁移的理想情况为依据,探討了伴性基因頻率随世代而变化的随机漂移过程。确认其为Markov鏈。(2) 立出了这个鏈的轉移概率矩陣。由于_(0,0)与Z_(2n,n)是两个吸收态,使矩陣左上与右下两角的概率为一。(3) 解出了最終固定于以上两吸收态的概率,它們取决于初始世代的两性基因頻数,固定于状态Z_(2n,n)的概率为(i_0+j_0)/3n,固定于Z_(0,0)的为1—(i_0+j_0)/3n。(4) 推导出了各世代两性基因頻率的二維概率密度以及边緣概率密度之間的递推关系。(5) 从矩母函数推导出各世代两性伴性基因頻率的平均数間的递推关系,与确定性模型的結果完全相一致。(6) 推导出了在各世代中世系間雌雄群体的方差与协方差,以及在世系內雌雄群体的方差老甸g方差随世代t而增,逐漸达于一个极限;世系內方差則在t_1以后随世代t而减,逐漸达于零。这与生物遺傳的实际規律相符:在小群体間因隔离而引起的分散性随世代而增,而在小群体內的相象性(純合体的增加)則随世系而减。(7) 从以上模型推得的理論結果,作了一些数字的計算,获得了驗証。(8) 进行了一个以果蝇为材料的实驗,在所得实驗結果与理論結果之間存在着良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