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戴丹  徐晓琪  王赛禹  梁逸  李玉  张波 《菌物研究》2019,17(2):116-124
真黏菌是世界性普遍分布的一类原生动物,其生活史具有单核黏变形体和游动胞、多核原质团和具孢子的子实体等阶段。掌握真黏菌生活史的全貌是该类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同时也为分类学和系统发育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回顾了真黏菌生活史的研究发展,对已报道生活史的物种进行统计分析,以加深对真黏菌生活史的科学认知,为深入研究真黏菌生活史特征等生物学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HS-SPME-GC-MS用于苍术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萃取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对苍术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出桉叶油醇(β-Eudesmol),苍术酮(atractylone),γ-榄香烯(γ-Elemene),4(14),11-桉叶二烯(Eudesma-4(14),11-diene),α-蒎烯(α-Pinene),水芹烯(α-Phellandrene),倍半水芹烯(β-SesquipheIlandrene),绿叶烯(Patchouhne)等56种组分,占出峰总面积的90.38%,并与传统水蒸汽蒸馏法(SD)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苍术中挥发性成分基本相同,HS-SPME-GC-MS方法作为一种简单快速便利的手段非常适应于苍术中挥发性物质的提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板蓝根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板蓝根中提取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检测仪对提取的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共得到22个峰,通过NIS107质谱数据库检索,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5.195,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十六酸,约占总量的38.52%.应用GC-MS法分离、分析板蓝根中的挥发油成分,操作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新的食用油资源,发展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植物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所建立的方法成功用于葡萄籽、南瓜籽和猕猴桃籽等七种植物籽油中的棕榈酸、十八烷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刺葡萄籽油、普通葡萄籽油、国外葡萄籽油、南瓜籽油、枸杞籽油和西番莲籽油均具有相似的脂肪酸谱,尽管其中它们所含上述五种脂肪酸含量不同,由于均存在人体所必需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故可以用作替代食用油。猕猴桃籽油因为其存在高含量的α-亚麻酸成分,可能是更好的食用油和营养油资源。本文首次对枸杞籽油、西番莲籽油和猕猴桃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绝对含量分析,为新的食用油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得益于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从丁香花蕾与丁香果实中共鉴定了46种化合物。其中从丁香果实挥发油中鉴定了41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154%;从丁香花蕾挥发油中鉴定出30种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8.418%。2,3,4trimethoxyacetophenone和2methoxy4[2propenyl]phenolacetate为首次从丁香挥发油中鉴定得到。两种已经确认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丁子香酚和石竹烯在丁香果挥发油分别为22.667%和7.147%,而在丁香花蕾挥发油中含量分别为和57.133%和14.408%,二者在相对含量上差异较大。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十分敏感,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敏感。而丁香花蕾挥发油对所有试验菌株都比丁香果挥发油表现出更强的抗菌活性,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前者丁子香酚和石竹烯含量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梁逸  戴丹  饶固  李丹  于寒  张波  李玉 《菌物学报》2021,40(8):2074-2086
对采自江西省萍乡市的野生牡蛎形拟层孔菌Fomitopsis ostreiformis子实体分离的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在对其菌丝体最适培养条件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驯化栽培研究。通过水提醇沉法对获得的牡蛎形拟层孔菌栽培子实体进行粗多糖提取,并通过测定其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讨论该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牡蛎形拟层孔菌的最适生长碳源与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浸粉,最适生长pH为5.0-6.0,最适生长温度为35℃,温度因素对其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最大;栽培种接种后,60d左右可形成成熟的子实体;其栽培子实体粗多糖的提取率为10.88%,提取粗多糖中总糖含量为23.87%;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率,且均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表明该菌具有较高的抗氧化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六种辛凉解表类中药(薄荷、柴胡、葛根、菊花、桑叶、牛蒡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色谱保留指数法辅助定性,对重叠色谱峰运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LP)法解析。在理论上阐述了六种辛凉解表类中药的指纹图谱和挥发油成分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得出此类中药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差异较大,化学成分以萜烯、醛、醇、酮类物质为主,且不能以某几种化合物作为此类中药的有效成分等结论。结果为此类药物挥发油化学成分和特征成分研究提供依据,但药理药效研究还要进一步从中药的协同作用开展。  相似文献   
8.
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甘草药材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采用Symmrtry shield RP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用上述方法确定了10批不同产地甘草药材的24个共有峰,建立了甘草药材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较好,为甘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