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叶片结构对CO2浓度升高的反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CO2浓度对大豆(Glycine max)叶片形态和解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外部形态没有显变化,而叶片气孔密度随CO2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对照组叶片上下表面和处理组的上表面均无表面角质蜡层,而处理组的下表面覆盖有大量星状的表面角质蜡层,它们在气孔区和非气孔区的数量基本差不多。此外,还发现叶肉中增加了一层栅栏组织,从而使叶片明显增厚,结果证实,CO2浓度增加将促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有植物长苞铁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属松科铁杉属,长苞铁杉组(Sect.Heopence Keng et Keng f.), 为我国特有树种;现正处在濒危状态,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本文比较系统地综述了长苞铁杉的 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染色体核型、地理分布、生长特性及材性、生态学和群落特性 等。关于长苞铁杉的分类位置,一直争论不休。作者在比较了各种分类观点后,根据上述特性的分析结 果,支持建立长苞铁杉属(Nothotsuga)的主张。最后,文章分析了可能引起长苞铁杉濒危的原因,并提出 了两点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4.
点击化学又称“链接化学”或“速配结合式组合化学”。其可通过碳-杂原子键(C-X-C)连接产生出诸多功能强大、高度可靠且具较强特异性的反应,是一种快速合成大量化合物的新方法。近几年,点击化学在药物开发、新材料合成、材料表面功能化修饰和生物大分子标记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2022年,点击化学的开拓者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该文简要介绍点击化学的原理和反应类型,重点总结其在标记生物大分子上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在植物细胞壁聚糖标记方面的应用,以期为解析植物细胞壁结构、合成和动态转运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花粉管细胞结构与生长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管的极性顶端生长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在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花粉管的生长过程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花粉管细胞骨架动态和胞质运动。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花粉管的结构、细胞骨架、胞质运动、囊泡转运及循环、线粒体运动以及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囊泡运动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扫描电镜和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柏科4个属(Fokienia、Cupressus、Chamaecyparis和Juniperus)植物雌球果中胚珠的发育及苞片的结构变化。在所有研究的种类中,可育苞片腋部最先观察到的结构是一扁平的突起,并在其上分化出发育为胚珠的胚珠原基。在雌球果的发育过程中,未观察到独立的珠鳞发育。不同的种中,胚珠的数量和发育顺序有所不同,但苞片的发育是相似的。传粉前,苞片的结构与叶相似。传粉后,由于剧烈的居间生长,苞片发育为盾形,形成球形的球果。另外,在发育后期,苞片内维管系统变得复杂,并且在近轴面有反向的维管束发育。我们还对柏科植物雌球果的形态学特性及其可能的演化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花粉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广泛的应用,从而使花粉发育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及其有关分子机理的研究均获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克隆了许多与花粉发育有关的基因,并鉴定了一些花粉发育的突变体。本文针对花粉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质改组;胼胝质壁、淀粉粒和细胞器的动态变化;绒毡层的发育;花粉发育特异基因;以及不对称分裂和细胞命运等几个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最后还提出了一些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北美香柏雌球果的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北美香柏 Thuja occidentalis 雌球果的发育过程。在北京,北美香柏的雌球果是在八月初由营养芽转变而来,雌球果一般有4~6对苞片,中间2~3对可育,每一苞片腋部着生两枚胚珠,在可育苞片腋部最先观察到一扁平的隆起,并在其上分化出两个胚珠原基,接着分化出珠被和珠心,最后形成扁平而两侧对称的胚珠。在北美香柏雌球果发育过程中,约一半的雌球果在2~3对可育苞片中位于下面的1~2对的腋部产生3个胚珠原基,中间一个较小,并在以后的发育中逐渐退化。由此推测北美香柏的雌球果可能是由祖先类群中每一苞片具多于2个胚珠的雌球果演化而来。在光镜下对雌球果维管系统的观察发现,传粉前幼小雌球果的苞片内仅有一束维管束,传粉后随着苞片基部的居间生长,有4—8束维管束在苞片内形成,但是新发育的维管束木质部和韧皮部相对位置与正常叶性器官一致,这与在以往报道的柏科植物成熟雌球果的苞片中均有反向维管束的发育不同。北美香柏雌球果早期发育和维管束分析结果支持傅德志和杨亲二提出的解释裸子植物生殖器官形态演化的“苞鳞-种鳞复合体”理论。关键词北美香柏;雌球果的发育;胚珠分化;SEM  相似文献   
9.
10.
薄层包埋法是北京大学胡适宜教授的实验室最先将其应用到植物材料的制作中(胡适宜和徐丽云,1993)。它主要是针对一些植物样品如花粉、花粉管和细胞原生质体等在超薄切片制作中较难定位而设计的。由于该方法能准确定位,因而大大提高了这些样品的超薄切片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