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99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鼠肝线粒体经超声波处理得到的碎片在用适当量水洗一次后很不稳定,催化琥珀酸氧化偶联NAD~+需能还原的活力很低,此时加入线粒体经超声波处理后47,000×g离心的清液后线粒体碎片催化NAD~+需能还原的活力即显著地增大。由上清液所促进的NAD~+需能还原也同样地被Amytal与DNP所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在上清液中合有线粒体催化琥珀酸氧化偶联NAD~+需能还原所必需的可溶性因子,上清液中可溶性因子甚不稳定,在25℃放置50分钟活力丧失60%,用pH沉淀及DEAE离子交换纤维素柱层析分离等方法可以将可溶性因子提纯约100倍。提纯后的可溶性因子ATP酶活力甚低。  相似文献   
2.
隐性白羽鹤鹑的发现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程端仅  林其验 《遗传》1992,14(4):23-25
1984年,北京市种鹤鹑场在孵化雏鹑中,发现一只白羽雏鹑,其产蛋性能优良。通过繁殖,确认白羽为隐性,从F2代自群交配,繁育了三个世代,白羽均为雌性,初步得出白羽这一性状是伴性遗传,对这一特性,通过生产试验等,认识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