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5种湿地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转运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芦苇、水葱、千屈菜、扁秆藨草、长苞香蒲5种湿地植物进行盆栽实验,比较它们对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富集特性,分析重金属在各植物体和土壤中的动态分布,以评价所测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综合富集能力,为利用植物修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种植湿地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效果显著高于无植物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土壤中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2)湿地植物对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富集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水葱根部对重金属镉的富集系数最大,芦苇根部对重金属铬、汞、铅、锌的富集系数均最大,千屈菜、扁秆藨草和长苞香蒲根部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均较小;芦苇地上部分对金属镉的富集系数最大,千屈菜地上部分对金属铬、汞、铅的富集系数均最大,水葱地上部分对金属锌的富集系数最大。(3)5种湿地植物对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转移系数差异显著,其中扁秆藨草对土壤中镉、铬、铅、锌的转移系数均为最大,对铬和锌的转移系数均大于1,长苞香蒲对铬的转移系数大于1,仅次于扁秆藨草。其他3种植物对5种重金属的转移系数均小于1。研究表明,5种湿地植物对重金属Cd、Cr、Hg、Pb、Zn都有富集和转移的能力,但不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2.
郭雷  肖芃颖  李龙山  陈爽  袁港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12):4536-4552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aerobic denitrification, HN-AD)菌是一类可在高盐环境脱氮的好氧微生物,但其工程应用效果不理想。海藻糖作为相容性溶质,通过参与调节细胞渗透压帮助微生物抵抗高盐胁迫,对提升高盐环境菌群的脱氮效率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启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obic biofilm reactor, MABR)富集HN-AD菌,设计添加150μmol/L海藻糖的C150实验组和未添加海藻糖的C0对照组,开展了外源性海藻糖对高盐胁迫下HN-AD菌群代谢的强化机制研究。反应器运行性能及群落结构分析结果显示,C150组相较C0组,NH4+-N、总氮(total nitrogen, TN)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去除率分别提高29.7%、28.0%和29.1%;以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假黄褐藻属(Pseudofulvimonas)为优势菌属的耐盐型HN-AD菌群总相对丰度在C150组达到66.8%、较C0组提高了18.2...  相似文献   
3.
5种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芦苇、水葱、千屈菜、扁秆藨草、长苞香蒲5种常见湿地植物分别构建人工湿地小试系统,测试它们对生活污水的净化作用,分析污水净化过程中氮磷元素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动态分布,以明确各湿地植物对污水的综合净化能力。结果表明:(1)5种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中的CODcr、铵态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无植物对照;随处理时间延续,污水中CODcr、铵态氮、总氮和总磷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定植土壤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5种植物能够吸收污水中89.7%~97.9%的磷元素,污水中剩余的磷元素量较少(2.1%~10.3%);污水中氮元素在植物体、污水和土壤中分布因植物种类不同有很大差别,芦苇、水葱和长苞香蒲可吸收污水中76.1%~83.4%的大部分氮元素,而千屈菜和扁秆藨草对氮元素吸收量较少(分别为45.0%和46.8%),在污水和土壤中滞留的氮元素较多(21.7%~31.6%)。(3)5种植物对氮元素的积累能力显著大于对磷元素的积累能力;5种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的综合净化能力差异较大,从强到弱依次为芦苇>长苞香蒲>水葱>扁秆藨草>千屈菜。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银川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基因亚型和耐药突变特征。收集2020年银川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样,其中病毒载量大于400拷贝/mL的样本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IV-1 pol基因区片段并测序,对所得序列进行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分析。收集642例血浆样本,50例病毒载量大于400拷贝/mL,基因型耐药检测后获得29例pol区基因序列。17例耐药,3例潜在耐药,总体耐药率为2.65%(17/642)。CRF07_BC和CRF01_AE是耐药株的主要基因亚型。NRTIs类耐药突变中,M184V/I(31.03%)突变发生率最高,其次为K65R(17.24%)。3TC、FTC和ABC耐药发生率最高,均为37.93%(11/29)。NNRTIs类耐药突变中,G190A/S/E、V179D/DE/E突变发生率最高,均为24.14%;K103N/KN(17.24%)次之。EFV和NVP耐药发生率最高,均为58.62%(17/29)。2020年银川市新型重组亚型增加,首次检出CRF79_0107。总体耐药率处于低水平,以NNRTIs耐药为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