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崂山麻栎林种群特征及生物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点四分法抽测崂山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将获得的150个样点资料建立在通过群落郁闭度系数所反映的光照强度、土壤相对持水量、土壤肥力得分及碱解氮含量的四维空间上,构造了麻栎幼苗,灌木层,草本层及其优势种生物量预测方程;提出度量植物种群对资源选择性系数的新公式,并证明了它的实用性。本文详细探讨了林下优势种的选择性系数、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出影响麻栎幼苗生长及栎林群落生产量的限制因子;阐述了种类多样性和均匀度与环境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甘油、油酸为原料,优化在无溶剂体系中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435催化合成甘油二酯(diglyceride,DAG)的工艺。系统考察底物摩尔比(油酸/甘油)、反应温度、时间和加酶量等因素对油酸转化率和甘油二酯含量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各主效因子,并经回归分析获得最优的工艺条件。所得最优条件:油酸与甘油底物摩尔比2.27、反应温度48.14℃、反应时间6.3h、加酶量1.68%。在此条件下,实验测得油酸转化率为45.42%,甘油二酯质量分数为70.01%,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吻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血液透析(HD)感染患者中,口腔细菌与血管通路感染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共收集87例慢性肾病患者的微生物血培养数据进行分析,其中53例为回顾性分析,34例为新怀疑的血管通路感染(前瞻性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的主要结果通过结合病人的病历资料和血液培养微生物鉴定;前瞻性研究的主要结果则主要来自于收治到我院疑似患有血管通路感染的肾透析患者。通过血液培养鉴定造成感染的细菌类型。结果导致HD血管通路感染的优势细菌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大多数感染发生在血液透析导管。锁骨下静脉通道和颈内静脉通道比其他部位更容易感染。经血液培养鉴定的细菌中没有一种被认为是口腔菌群。结论口腔细菌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感染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CRISPR/Cas9基因组定点编辑中脱靶现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影  李相敢  邱丽娟 《植物学报》2018,53(4):528-541
近年来, CRISPR定点编辑技术发展迅猛, 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均得到广泛应用。其中, 备受关注的脱靶现象也是研究的热点, 迄今已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文介绍了脱靶现象的产生原理及体内和体外检测脱靶现象的方法, 评价了通过改进sgRNA设计和优化CRISPR系统等来降低脱靶率的方法。在植物基因组定点编辑过程中, 应适时检测脱靶现象, 提高脱靶检测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甘露糖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形成6-磷酸甘露糖,进一步在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hosphomannose isomerase,PMI)的催化下转化成植物可利用的6-磷酸果糖,从而使转化细胞在甘露糖作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而非转化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这一筛选体系被认为是一种正向筛选(Positive selection),已被成功地应用于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甘露糖筛选的植株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检测,其中氯酚红检测法和试纸条检测法简单方便,适用于初步筛选。甘露糖筛选体系安全高效,已被应用于玉米商业化产品中。综述了甘露糖(mannose)筛选体系的原理、筛选特点、植株的鉴定、筛选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商业化中的应用,列举了利用甘露糖筛选的玉米单性状转化系用于抗鳞翅目和抗鞘翅目昆虫及抗高温淀粉酶的范例及其在育种叠加中的应用。这种育种叠加使得甘露糖筛选的性状与其他性状重叠而得到更广谱的具有抗除草剂抗虫性状的商业化产品。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不同滩涂生境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特征及生物量的影响。其结果是:建立在小潮高潮线附近滩面的互花米草群落,其密度、高度、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本文生物量均为现存生物量),均比建立在偏低、偏高位置滩面的群落为高。在淡水、肥水来源丰富的河口潮滩上建立的互花米草群落,其群落特征更突出,生物量比建立在土壤肥力低、含盐量高的非河口潮滩上群落高。潮滩上的互花米草群落地下生物量随龄级的增加而增长,但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以三年龄群落为最高,四年龄群落却比三年龄群落低。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7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根据MoCA评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及认知功能障碍组。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评估患者营养状态,以MNA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潜在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组,比较认知功能正常组及认知功能障碍组营养状况占比情况,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及影响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透析时间明显延长,MNA总分、MoCA总分明显降低(P<0.05)。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营养正常者比例明显降低,营养不良者比例明显升高(P<0.05),潜在营养不良者比例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MoCA总分与MNA总分呈明显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时间(延长)、营养不良均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升高,且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营养状况具有明显相关性,加强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助于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