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建立地鼠结肠炎模型的研究中,进行了地鼠盲肠内容物中难辨援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分离、鉴定及其毒素的测定。儿种选择培养基的比较结果表明,环丝氨酸一噻孢习丁血琼脂分离阳性率最高。根据菌落及镜下形态、对氧敏感性、生化反应、抗生素敏感试验等结果证明分离物为棱状芽孢杆菌。用地鼠肾细胞培养物证明大部分病鼠盲肠内容物中含有该菌的细胞毒素,该毒索可被索氏梭状芽孢杆菌(Clostrtdium sordellii)的抗毒素所中和。  相似文献   
2.
我们选择了几种药性不同的中药,使用各种选择性培养基,对给药组和正常动物组的地鼠肠菌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组与正常动物组比较需氧菌的量有所增加,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1)。而其他几味苦寒药(大黄、黄芩、白芍等)对需氧菌的作用不明显。在各类厌氧菌的分离结果中,各给中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给药组之间比较,药性相同的组之间没有显著变化,药性不同的组之间变化显著。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中药对正常地鼠的肠道菌群是有明显影响的,与正常动物组相比及不同药性组间相比各类菌的增长或减少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寄生植物锁阳茎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锁阳茎的初生分生组织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以及在基本分生组织中呈波浪式环状排列的原形成层束组成。茎的增粗是由于呈波浪式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其“波浪”上下幅度逐渐增大,即从“浪”的基部到“浪”顶端维管束数目由4个逐渐增加到10-12个。维管束数目不断增加是由于:(1)由髓射线薄壁细胞反分化产生分生组织束,分生组织束活动产生新的维管束;(2)维管束中分化出一列或几列薄壁细胞,导致该维管束被分化出的薄壁细胞分成2-3个独立的维管束。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疆灰叶胡杨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玲  焦培培  李志军 《生态学杂志》2012,31(11):2755-2761
以中国新疆灰叶胡杨( Populus pruinosa)的9个天然居群的135个样品为材料,利用12对荧光SSR引物对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对引物共检测到136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11个条带,居群的平均多态位点比率平均为0.972、Shannon 指数(Ⅰ)平均为1.185、Nei指数(h)平均为0.541、观察杂合度Ho为0.321、期望杂合度He为0.560,表明灰叶胡杨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丰富.9个灰叶胡杨天然居群中泽普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阿拉尔14团遗传多样性最为贫乏.AMOVA分子差异分析显示:12%的遗传变异存在居群间,88%的遗传变异则存在居群内,基因分化系数Gst为17.10%,证明灰叶胡杨居群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根据遗传分化系数,测得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2.424.9个居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44,14T居群和MGT居群遗传距离最近,遗传一致度最大.利用UPGMA法对9个居群进行聚类分析,灰叶胡杨9个自然居群分为4大类:48团(48T)、14团(14T)、麦盖提县(MGT)、墨玉县(MY)、沙雅县(SY)聚为一大类,阿瓦提县(AWT)和阿拉尔和田河古道(ALE)居群聚为一大类,最后泽普县(ZP)、巴楚县的夏马勒林场(XML)各自单独为一类.经Mantel检验,9个灰叶胡杨居群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显著.总之,泽普居群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因此在指定原位种质保护计划时应优先考虑泽普居群.  相似文献   
5.
胡杨、灰叶胡杨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居群水平研究了胡杨、灰叶胡杨不同居群的开花物候特征.结果表明:胡杨、灰叶胡杨各居群均表现为雄株开花物候早于雌株,一般可授期开始较散粉期晚1~4 d,结束较散粉期晚2~5 d,并且居群散粉期和可授期的重叠期较长.在同一居群内,胡杨、灰叶胡杨同性单株间开花期的不一致性较高.两个种相比较,胡杨居群的开花进程比灰叶胡杨居群早2~5 d,并且从每日开花株数累积分布来看,胡杨散粉期、可授期为双峰型,灰叶胡杨为单峰型.  相似文献   
6.
胡杨、灰叶胡杨P-V曲线水分参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P-V技术初步研究了人工林胡杨、灰叶胡杨两个树种的水分参数差异,探讨了树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灰叶胡杨的主要水分参数(ψ100、ψ0、ROWC、AWC、RWD、ε)明显低于胡杨,渗透调节能力和束缚水含量高于胡杨,表现对干旱环境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综合评判表明灰叶胡杨对干旱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李志军  包海鹰 《菌物学报》2018,37(3):389-394
通过对黑木耳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含量测定,探讨了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不同处理方式与其DiBP含量的相关性。对黑木耳采用清水、碱水和开水焯不同方式浸泡,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用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5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结果表明,清水浸泡1d、2d、3d和4d的黑木耳所含DiBP的含量显著升高,平均是干品中的2.707倍;碱水浸泡1d、2d、3d和4d以及开水焯黑木耳10s以上均使其DiBP含量显著降低,平均是干品中的0.066倍。因此,黑木耳的浸泡处理方式与DiBP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为黑木耳的正确处理食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胡杨、灰叶胡杨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0,他引:32  
比较研究了两年生胡杨和灰叶胡杨叶片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胡杨和灰叶胡杨均表现出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只是在12:00时胡杨的Pn略微降低;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近“V”字型曲线.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胡杨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高于灰叶胡杨,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峰值出现在上午10:00时;胡杨胞间CO2浓度低于灰叶胡杨,胞间CO2浓度最低值均出现在中午14:00时.经充分暗适应后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荧光、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PSⅡ潜在活性均为胡杨显著大于灰叶胡杨.以太阳光为光化学光,测定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显示,胡杨PSⅡ实际的光化学反应量子效率、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均大于灰叶胡杨,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却较灰叶胡杨小.胡杨与灰叶胡杨在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上的差异,是胡杨更能适应干旱荒漠区高光、高温与低相对空气湿度环境,从而表现出高净光合速率的部分生理学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春玉米水氮耦合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西北旱区春玉米最佳的水氮耦合模式,在甘肃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边缘进行田间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生育阶段水量分配及施氮量对春玉米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春玉米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300 kg·hm-2、拔节期灌水136 mm时的籽粒产量最大.籽粒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全生育期灌水340 mm时增施氮肥可使籽粒产量和籽粒灌溉水利用效率同时提高;施氮量为300 kg·hm-2、苗期和灌浆期分别灌水34 mm时籽粒灌溉水利用效率最大.各因素对玉米植株全氮累积总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施氮量、拔节期灌水、苗期灌水、灌浆期灌水和抽穗期灌水.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春玉米水氮耦合最佳模式为:施氮量300 kg·hm-2,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灌水34、136、68和102 mm.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胡杨叶形随个体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叶片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胡杨个体叶形指数(叶片长/宽)与胸径、树高和叶面积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发育阶段的胡杨均表现出叶形指数随树冠层次增高而减小的趋势,同一个体树冠不同层次的小枝也均表现为叶形指数随小枝节位数增加而减小。胡杨个体叶片全N、全P和有机C含量与树高和胸径呈正相关,全K含量与树高和胸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叶形指数与叶片全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全K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胡杨叶形指数的变化不仅存在于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树冠的不同层次以及当年生枝条的不同节位,而叶片全N、全P、全K和有机C含量的变化存在于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随着胸径增加,叶片叶形指数减小、叶面积增加,伴随着叶片全P、全K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