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了解短链脂肪酸(SCFA)作用伤寒沙门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机制。方法将SCFA作用伤寒沙门菌感染巨噬细胞8 h后,检测TNF-α、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及NO的产生量,同时检测加入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抑制剂和TNF-α抗体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作用8 h后caspase3、caspase8及NO、TNF-α的产生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caspase3、caspase8抑制剂和TNF-α抗体均能不同程度抑制SCFA作用伤寒沙门菌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P0.01)。结论 SCFA作用伤寒沙门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可以通过NO及TNF-α介导,caspase3和caspase8参与的外源性凋亡途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LTV)加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模式(MV)治疗严重胸外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提高重症胸外伤救治的成功率;方法:以29例小潮气量(5~8 mL/kg)加用PEEP的MV为观察组,25例常规潮气量(8~12mL/Kg)MV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气、血液动力学指标、脱机时间;结果:观察组S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4例VILI,对照组出现9例VILI,减少了VILI的发生(P<0.05),观察组死亡2例,平均脱机时间7.25天;对照组死亡4例,平均脱机时间10.45天.结论:采用小潮气量加PEEP的MV治疗,配合规范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严重胸外伤致ARDS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抗褐变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抗褐变马铃薯基因,创造抗褐变新种质,培育抗褐变马铃薯新品种,旨在通过育种技术手段解决马铃薯加工中褐变现象。选用目前育种资源材料275份,通过测定褐化指数、褐化强度、煮后变褐3个指标来筛选抗褐变材料。结果表明:(1)对褐化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第I类为高抗褐变材料,褐化指数0.00~16.67,13份材料;第II类为抗褐变材料,褐化指数25.00~37.50,14份材料;第III类为耐褐变材料,褐化指数41.67~54.17,20份材料;第IV类为易褐变材料,褐化指数62.50~83.33,50份材料;第V类为严重褐变材料,褐化指数为87.50~100.00,178份材料。(2)将30℃褐化20 min时心部褐化强度小于0.25,4℃放置24 h后,变化值不超过0.15的材料筛选出来,作为抗褐变材料。通过褐化强度试验共筛选出材料25份。(3)马铃薯煮后变褐高值为9,低值为5,大部分品种均可用于鲜食消费。通过3个指标最终筛选出高抗褐变材料4份,云薯501、CIP395109.29、CIP393615.6、云薯401;抗褐变材料4份,讷河高淀粉、CIP397100.9、克200950-3、s.goniocalyx。这些材料可作为抗褐变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肠毒素B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金葡菌肠毒素B感染脐静脉内皮细胞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同时用比色法检测TNF-α、caspase-3及caspase-8的产生量,并检测加入TNF-α抗体、caspase-3和caspase-8抑制剂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肠毒素B作用脐静脉内皮细胞8 h后均可诱导细胞凋亡,且TNF-α、caspase-3和caspase-8的产生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加入TNF-α抗体、caspase-3和caspase-8抑制剂后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金葡菌肠毒素B可以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TNF-α介导的caspase-8及caspase-3激活的外源性死亡因子受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50例尖锐湿疣患者HPV D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HPV6.11探针,对50例生殖器尖锐湿疣,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及10例女性生殖器正常粘膜进行HPV DNA检测。结果示尖镜湿疣组织HPV阳性率为88.0%(44/50);慢性宫颈炎为10%(1/10);而正常粘膜组织无一例阳性。尖锐湿疣组织中HPV6.11的检出率分别为76%(38/50)和60%(30/50)。男女患者两型探针检测的总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痢疾杆菌L型的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诱导痢疾杆菌D15为稳定L型,比较原菌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的差异。发现L型菌除形态、染色、生长特性与原菌不同外,尚伴有部分生化反应的消失、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对小鼠的致病力减弱,回复菌则与原菌相同。结果表明痢疾杆菌D15L型的生物学性状用致病性与原菌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胃液酸度对幽门螺旋菌(HP)的影响,我们对609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进行HP检查和pH值测定,结果发现:在257例胃液pH≤2.0患者中,HP阳性率为47.5%(112/257),在311例HP阳性患者中,pH≤2.0者占39.2%(122/311);胃液pH≥4.0患者的HP阳性率高于HP<4.0者,且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高胃酸环境下HP阳性率较高(为75%),并对其阳性率较高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