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除虫菊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 Trev.)为菊科小黄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花或全草入药。除虫菊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除虫菊酯和瓜叶除虫菊酯,可用于加工成各种制剂作杀虫剂原料,用以防治日常虫豸(蚊、蝇、虱等)和农业害虫,且对人  相似文献   
2.
串叶松香草Silphiura perfoliatum L.系菊科(Compositae)松香草属(SilphiumL.)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1979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首次从朝鲜引进我国,1980年引种我所栽培,通过几年的试验观察表明:串叶松香草是一种高产、质优、适应性强的饲料作物,近年来,我省广泛发展和应用。据文献报  相似文献   
3.
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试材,研究光周期诱导菊花成花过程中Ca2+载体A23187和Ca2+螯合剂EGTA处理对花芽分化及其过程中叶片Ca2+分布和蔗糖、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叶片Ca2+含量在花芽未分化期(Ⅰ)处于较低水平,而在花芽分化启动期(Ⅱ)迅速增加并达到高峰,之后下降;Ca2+亚细胞定位表明,在未分化期(Ⅰ)Ca2+沉淀主要分布在液泡、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细胞质内较少,而在花芽分化启动期(Ⅱ)细胞质内积累大量的Ca2+沉淀.A23187处理的菊花花芽分化开始和结束时间比对照分别提前2 d和3 d,叶片Ca2+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加;EGTA处理的叶片Ca2+含量比对照显著减少,花芽分化开始和结束时间分别比对照推迟4 d和8 d;A23187和EGTA处理的叶片Ca2+在花芽分化启动期(Ⅱ)均向细胞质流入并密集.A23187处理的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2 d时达到峰值,比对照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2 d,与Ca2+达到峰值的时间一致,而EGTA处理的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2 d时没有明显变化,8 d时才迅速增加达到峰值,即所有处理的蔗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在花芽分化启动期(Ⅱ)均增加并达到高峰,之后有所减少,但其在整个花芽分化过程均高于光周期诱导前的含量;对照和A23187处理的淀粉含量在处理2 d时开始减少,而EGTA则在处理8 d后开始减少,至花芽分化结束所有处理的淀粉含量均保持较低水平(低于诱导前).表明Ca2+碳水化合物参与了光周期诱导的菊花成花过程.  相似文献   
4.
两种菊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神农香菊和野菊均为菊属(Dendranthema)植物。神农香菊D. indicum var.aromaticum为菊属的一个新变种,是武汉植物所在湖北神农架首先发现的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香料和药用植物资源,它与原种野菊很近似,主要区别在于神农香菊的花叶根具浓香,叶片较小而质厚,深绿色,叶脉明显隆起,下面具极小腺体,头状花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