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时机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在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 pylori)失败患者补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90例经标准四联疗法根除H. pylori失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A(A组)、研究组B(B组)与对照组(C组),各30例。A组患者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补救四联疗法治疗。B组患者在补救四联疗法结束后序贯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2周。C组患者单独采用补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 pylori根除率。结果A组、B组、C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90.00%(27/30),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0,P=0.010)。A组、B组、C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4/30)、16.67%(5/30)、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22,P<0.001)。A组、B组、C组患者H. pylori根除率分别为60.00%(18/30)、63.33%(19/30)、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502,P=0.039)。A组与B组患者H. pylori根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91)。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可提高首次四联疗法根除H. pylori失败患者H. pylori根除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但不同干预时机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H. pylori根除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脏弹力硬度、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溶性白细胞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90例的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常规治疗,连续治疗24周;观察组在和对照组相同方法治疗4周后,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的肝功能、肝脏弹力硬度值、血清TGF-β1、SIL-2R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39/45),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30/45)](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ALP、GGT、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肝脏弹力硬度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肝脏弹力硬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6.20±1.05) kPa vs.(7.33±1.27) kPa](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SIL-2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GF-β1、SIL-2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40±1.21)ng/mL vs.(9.23±1.49)ng/mL,(130.45±11.03)ng/L vs.(162.93±15.62)ng/L](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1.11%(5/45)、15.56%(7/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肝脏弹力硬度值,降低血清TGF-β1、SIL-2R的表达,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宋法云  朱玉侠 《蛇志》2002,14(2):40-41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周围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正常范围 ,它不是疾病的诊断 ,而是引起血液有形成分减少的某些疾病的共同临床现象。因此了解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诊断 ,对治疗措施的实施及预后评价十分重要。我院自1 989年 1月至 1 998年 8月共收治全血细胞减少病人 49例 ,现结合这组病人就其病因分类、诊断步骤及鉴别要点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9例患者中 ,男 2 3例 ,女 2 6例 ,年龄 1 3~ 69岁 ,平均年龄 3 8岁。再生障碍性贫血2 5例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例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 3例 ;急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脏储备功能、血清内毒素(LPS)、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8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失代偿期肝硬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实验室指标、终末期肝病模型系统评分(MELD)、血清LPS、HGF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白蛋白(AL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ALT、AST、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5.60±4.12)U/L vs.(56.84±6.20)U/L,(57.45±5.01)U/L vs.(68.99±6.84)U/L,(36.53±3.45)g/L vs.(30.42±2.89)g/L,(50.23±4.83)μmol/L vs.(62.30±6.76)μmol/L](P0.05);治疗后,两组MEL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MEL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1.89±2.74)分vs(27.84±3.51)分](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P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G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LPS明显低于对照组,HGF明显比对照组高[(0.43±0.05)ng/mLvs(0.60±0.09)ng/mL,(389.56±27.40)pg/mL vs(301.23±22.30)pg/mL](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89%(4/43)、13.95%(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患者可明显改善肝功能、肝脏储备功能及血清LPS、HGF的表达,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