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1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青海盐湖底泥中分离出45株嗜盐微生物.其中,丝状真菌F16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最强,其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粗提物能抑制4种细菌的生长,尤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当粗提物浓度为50 μg·ml-1时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率可达76.91%.F16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 ℃;培养基盐度升高,对F16的抑制性增强,当盐度超过15%时,F16不生长;在pH值为5~9范围内,F16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2.
水稻根系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从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的籼稻Kasalath突变体库中筛选到1个根系变短的突变体,命名为Osksr5(Oryza sativa kasalath short root 5),该突变体植株具体表现为主根、不定根和侧根都明显变短,不定根的数目相对减少,株高与野生型相比也明显矮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OsKSR5基因定位在第1染色体的STS(sequence tagged site)分子标记33027k和33471k,物理距离约为444 kb。对OsKSR5基因的定位为进一步克隆该基因和阐明水稻根系发育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普通野生稻核糖体RNA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世华  张启发 《遗传学报》1998,25(6):531-537
对98份普通野生稻、亚洲栽培稻及稻进行了核糖体RNA基因间间隔区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共发现30种长度变异类型,组成45种表现型。广西普通野生稻的rDNA间隔序列长度多样性最丰富,24份材料中长度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4.
在粳稻品种中花11为遗传背景的T-DNA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个遗传稳定的水稻(Oryzasativa)短根毛突变体Ossrh2(Oryza sativa short root hair2)。突变体在苗期表现为根毛数量减少,为野生型的61.4%,根毛长度明显变短,只有野生型的22.8%,同时根毛增粗,根毛形态也发生了变异,局部扭曲膨胀和分叉,除此之外突变体的地上部和根部生长情况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显著差异。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对突变体T2和F2代的分子检测发现,该突变体表型非T-DNA插入引起。利用Ossrh2纯合体和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构建的F2群体对OsSRH2进行基因定位,发现其与第10号染色体短臂上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RM6370和RM474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1.1cM和3.0cM。通过在两标记间发展3个新的STS(sequence-taggedsite)标记,将OsSRH2基因定位于标记S1227和S1531之间,物理距离约为304kb,为进一步克隆OsSRH2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原产地浙贝母遗传多样性分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APD和ISSR分子标记,对原产地浙江宁波鄞州章水、鄞江和龙观的3个浙贝母品系(狭叶型浙贝母、宽叶型浙贝母、多籽型浙贝母)16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11个狭叶型浙贝母、3个宽叶型浙贝母和2个多籽型浙贝母居群的多态带百分率分别为24.22%、3.81%和0.69%,表明3个浙贝母品系之间,狭叶型遗传分化程度最高,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宽叶型其次,多籽型最低。(2)品系内的亲缘关系较品系间的亲缘关系更近,其中宽叶型与多籽型浙贝母品系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并推测二者可能是由原种狭叶型浙贝母选育而来。(3)16个浙贝母居群总基因多样性(Ht)为0.250 1±0.033 5,居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053 2±0.009 7,各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787 1,基因流(Nm)为0.135 3,表明浙贝母的大部分遗传分化存在于居群间,但各居群间的交流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6.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7.
岱衢族大黄鱼种质的AFLP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根据耳石年轮确定作为研究材料的浙江海区捕捞野生大黄鱼为岱衢族大黄鱼,并用AFLP技术进行种质分析。结果表明岱衢族大黄鱼可分为两类:岱衢族大黄鱼Ⅰ型和岱衢族大黄鱼Ⅱ型,这种划分与文献报道的岱衢族大黄鱼有“春综”和“秋综”两种群之分相吻合。岱衢族大黄鱼Ⅰ型生长速度比岱衢族大黄鱼Ⅱ型要快,海水养殖开发和利用岱衢族大黄鱼应选用岱衢族大黄鱼Ⅰ型作为亲本较好。获得的岱衢族大黄鱼种质AFLP指纹图谱,可以作为鉴定岱衢族大黄鱼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探讨泥蚶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PCR技术对我国沿海地区7个泥蚶群体的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在来自7个群体的38个泥蚶样本均得到660 bp的COI基因片段序列,共103个多态位点,组成17种单倍型;数据分析表明:7个群体形成了二大类群:福建以北(包括福建)的5个群体(江苏盐城、浙江奉化、浙江乐清养殖和自然群体、福建福鼎)形成一个类群,类群内的遗传距离为0.0016;福建以南的类群(广东湛江、海南海口)形成一个类群,遗传距离为0.0006;二个类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529,表现为高度的分化。因此我国沿海泥蚶已分化形成福建以南和以北二大类群,二大类群之间的遗传分化已达到亚种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普通野生稻核糖体RNA墓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98份普通野生稻、亚洲栽培稻及稻进行了核糖体RNA基因间间隔区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共发现30种长度变异类型,组成45种表现型。广西普通野生稻的rDNA间隔序列长度多样性最丰富,24份材料中检测到25种长度变异类型,共组成22种表现型。rDNA间隔区长度变异类型的地理分布与纬度相关,高纬度来源的普通野生稻的rDNA间隔区长度较短,与粳稻的长度变异类型相似;低纬度来源的材料rDNA间隔长度趋长,与籼稻的长度变异类型相似;稻的长度变异类型与粳稻相似。提出了华南是野生稻变异中心的观点,并指出对我国野生稻资源进行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得到的1个水稻高温敏感侧根缺失突变体k209及其野生型Kasalath为材料,在常温(白天32 ℃/夜晚22 ℃)和高温(34 ℃恒温)培养条件下,对其7 d龄幼苗进行表型比较鉴定,并采用亚甲基蓝染色观察侧根原基形成;以突变体k209为母本,分别与野生型Kasalath和粳稻品种日本晴杂交构建2个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确定基因所属染色体以及在该染色体上的位置。结果表明:(1)在正常温度培养下,突变体k209的7 d龄幼苗株高、主根长和不定根长均与野生型Kasalath相似,但侧根长度变短,数量也减少;在高温条件下,k209幼苗株高变矮,主根和不定根的长度变短,表现出无侧根表型。(2)亚甲基蓝染色发现,野生型和k209幼苗主根在正常温度和高温条件下均可以观察到侧根原基,但在高温下k209的侧根原基数目明显少于Kasalath,约为Kasalath的58.03%,且不能突破表皮长出侧根。(3)遗传分析表明,k209的突变表型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K209基因定位于4号染色体的InDel标记7522K和11524K之间,物理距离约4 002 kb。该研究结果为K209基因的克隆和解析水稻侧根的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