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易行的分离、制备高纯度胶质限制前体细胞(Glial restricted precursor,GRP)的方法.方法:利用胶质限制前体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分层生长的特点,采用摇培的方法将吸附在星形胶质细胞上的GRP分离下来,再利用单克隆形成实验获得单细胞来源的细胞克隆,接着细胞免疫荧光和定向分化实验鉴定细胞种类.结果:经鉴定所形成的单克隆90%为胶质限制前体细胞,它们能够分化成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而没有分化成神经元的潜能.结论:利用细胞分层生长的特点和单克隆形成可以简便的制备高纯度的胶质限制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2.
人胎视皮质皮质下层NPY-IR神经元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16周至足月人胎视皮质皮质下层NPY-IR神经元的发育。各胎龄视皮质SP层内均有NPY-IR神经元分布。从16周至26周,NPY-IR神经元密度逐渐增高并于26周达高峰;32周以后阳性神经元密度随胎龄增长而下降。人胎视皮质SP层NPY-IR神经元形态也随胎龄而变化;20周以前,NPY-IR神经元大多是胞体较小,突起短而少的未分化神经元、SP层内NPY-IR纤维少。20周以后,NPY-IR神经元胞体增大,突起增多、变长;多极和双极、双簇神经元随胎龄增长而增多;SP层内的NPY-IR纤维大量增加,部分纤维穿入皮质板。32周以后,多极NPY-IR神经元逐渐减少,双极双簇神经元所占比例相对增高。NPY免疫组化结合NADPH-d组化显示人胎视皮质SP层大多数NPY-IR神经元同时呈NOS阳性。本研究观察到人胎视皮质SP层内NPY-IR神经元发育可分为发生、成熟和退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采用HRP逆行示踪的方法,在猫视皮质的17区多点微量注射30%HRP,逆行标记外侧膝状体核(LGN)至视皮质的中继神经元,继用免疫金银法作生长抑素(SS)免疫组织化学,试图双标记LGN的中断神经元。结果显示:光镜下HRP标记细胞与SS是性细胞清晰可辨,HRP标记细胞内为较粗的棕色颗粒,分布于胞浆和树突基部;而SS免疫阳性细胞内的颗粒为银染黑色颗粒;HRP和SS双标记神经元内,上述两种颗粒共存,警备LGN的A、A1和C板层均有SS免疫阳性凶的分布;HRP标记细胞分布于A和A1板层;双标记神经元位于A和A1板层;C板层未见。本文结合以前的研究认为,SS在LGN至视皮质传导通路中的作用,可能与视觉信息的传递和调制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