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25%烧伤后注射免疫抑制剂(地寨米松磷酸钠)大鼠7种肠道细菌的定量、内脏及血液的细菌培养和肠壁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单纯烧伤组(B组)和单纯注射免疫抑制剂组(Ⅰ组)动物肠壁的病理改变较轻,肠道菌群改变不明显,其肠道细菌易位率也很低。烧伤后注射免疫抑制剂的动物(BⅠ组)肠壁病变严重,肠道菌群改变明显。其中,肠杆菌在回肠、盲肠,结肠内容物中的菌量均明显升高;回肠内容物中拟杆菌的菌量明显减少;该组动物肠道细菌易位率也明显增高,达60%。此外,BⅠ组、Ⅰ组部分动物发生了由棒状杆菌及由棒状扦菌和肠杆菌混合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根据不同肠段肠壁病变严重程度、菌群变化的部位以及不同部位肠管生理功能的不同,我们推测,回肠以上肠段是肠道细菌易位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2.
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蛋白质之一。目前由于对各类毒素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不太高(ELISA在1~10ng/ml),常常造成漏检。国内仅1篇文献报告采用BA-ELISA测定SEB的最低下限为0.38~1.5ng/ml,去年日本学者报道用BA-ELISA测定TSST的敏感性限30pg/ml。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各类SE检测的敏感度,我们使用自制的兔抗SEA、兔抗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了6种抗生素对105株临床分离厌氧菌及4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对分离的50株类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氯林可霉素对所有试验菌株均具极强的抗菌活性,MIC_(90)不超过0.78μg/ml。甲硝唑对类杆菌和梭菌也有很强的抗菌活性,MIC_(90)分别为3.13μg/ml和0.78μg/ml,但对其它种厌氧菌的抗菌活性不强。头孢唑肟、氧哌嗪青霉素对试验菌株的MIC_(50)较小,但对部分菌株的MIC_(90)为25μg/ml,抗厌氧菌的活性有限。头孢噻肟和头孢噻甲羧肟对各类厌氧菌以及头孢噻啶、头孢唑啉、氨苄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对类杆菌的抗菌活性均很弱。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无特殊致病菌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及肠道细菌易位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复苏后5小时,肠道微生态即发生改变,表现为回肠内肠杆菌菌量增多,肠道内类杆菌与肠杆菌菌量比值下降,而后这一改变随时间推移逐渐恢复;肠道细菌易位率也有类似变化,易位细菌以肠杆菌为主。结果提示,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道细菌易位与肠道微生态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速投射物所致远达效应造成多脏器损伤已得到证明。由伤口而致的外源性感染也有大量的报道,但远达效应能否致机体微生态发生改变?能否致肠道细菌发生易位?还未见报道。肠道细菌易位可能是危重病人 MSOF 的致病因素、也可能是创伤、烧伤病人难以解释的败血症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发生肠道细菌易位有三个原因:(1)肠粘膜屏障的破坏,(2)肠道中固有菌群比例失调而致某种细菌过量生长和(3)宿主的免疫功能下降。此三点在创伤的啮齿动物实验中已得到证实,而在大动物中还未有人证实。远达效应是除原发伤道外,在无解剖联系的伤道外组织和器官也能致伤。据此我们设想:如肠粘膜发生损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创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细菌易位时免疫功能的作用,本文采用20%Ⅲ°烫伤的 T 细胞、NK 细胞,B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与免疫功能正常的杂合子 SpF 小鼠进行实验,观察免疫功能缺陷时,伤后3个时相点中肠道细菌易位发生率,肠道微生态,回肠 MDA 和病理形态改变。获得;在肠道微生态未有改变,肠粘膜发生损伤的情况下,T 细胞和 NK 细咆免疫功能缺陷时,烫伤能促进肠道细菌易位,B 细胞免疫缺陷和免疫功能正常小鼠烫伤未发生肠道细菌易位。从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角度,对肠道正常菌丛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创伤后体内细菌易位造成的内源性感染逐渐受到重视,为了探讨细菌易位的条件和途径等机理。本文利用烧伤后注射大剂量地塞米松的大鼠动物模型,模拟烧伤后应激状态下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免疫机能下降的条件,观察肠道和其它脏器的病理改变。观察结果证实,烧伤与大剂量皮质激素确有引起肠道细菌易位和内源性感染,造成脓毒症的叠加作用。其基本条件包括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的改变,宿主免疫机能下降和肠粘膜屏障的破坏。易位的肠道细菌主要是通过肠粘膜的坏死灶,上皮细胞坏变缺损处进入肠粘膜淋巴管和小静脉的。超微结构改变包括肠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倒伏、变形、脱落、上皮细胞顶端崩解破坏,细胞间隙泡状增宽。脓肿中多数细菌微细结构完好,粒细胞和吞噬细胞胞浆中有多量糖元颗粒聚集,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影响吞噬细胞的糖代谢而降低其吞噬功能,使易位的细菌得以定植形成脓肿感染。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在控制微生物实验动物实验室中,口服青霉素的SPF大鼠(n=10),25%Ⅲ°烫伤后出现的肠道细菌易位。该组大鼠盲肠和结肠中的乳酸杆菌数量显著下降(约1,000倍),而肠杆菌数量明显上升(约100倍以上),其MLN中的细菌易位发生率为9/10,肝、脾、肾、肺和血流的发生率为1/10。口服青霉素组大鼠(n=5)的MLN细菌易位发生率为2/5,其它器官细菌培养阴性。空白组(n=6)和烫伤组(n=6)大鼠均未出现肠道细菌易位。这些结果说明:抗生素促使了烫伤SpF大鼠肠道细菌的易位。据病理形态学的观察,讨论了肠道细菌易位发生的机理和易位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小红参醌抑制烫伤小鼠肠道细菌易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创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细菌易位的机制,本文采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并能减轻自由基损伤、改善PMN功能的小红参醌进行试验。试验分为两组,Ⅰ组26只Balb/C小鼠管饲小红参醌液(5mg/ml)0.5ml三天,Ⅱ组21只Balb/c小鼠管饲无菌蒸馏水0.5ml三天,而后行25%Ⅲ°烫伤。伤后24小时处死,观察细菌易位发生率,回肠MDA和SOD含量,及病理组织学改变。观察的结果为:Ⅰ组肠道细菌易位至MLN发生率为15.4%,Ⅱ组为57.14%,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组MDA含量为7.25±1.74n mol/克蛋白,Ⅱ组为11.00±1.74n mol/克蛋白,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SOD含量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形态观察支持了上述结果。提示小红参醌具有抑制伤后小鼠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微生态学中应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染色法鉴定细菌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报告了用埃希氏大肠杆菌(O_(111)B_4)腹腔感染小鼠,取其多种脏器制石蜡切片,建立PAP染色程序。确定了第一抗体(兔抗埃希氏大肠杆菌O_(111)B_4型血清)最佳染色滴度为1:800~3200。观察到埃希氏大肠杆菌(O_(111)B_4)定位于组织器官上的状态。在细菌鉴定上PAP染色法较其它方法更具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