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扫描取样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的45头圈养林麝进行行为取样,以其非静息行为的发生率作为活跃性指标,以社会亲和行为的发生强度作为社会亲和度指标,分析圈养林麝活跃性与其性别、圈群密度及社会亲和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圈群密度和社会亲和度对圈养林麝的活跃性有显著影响(P < 0.05),但活跃性雌雄差异不显著(P > 0.05)。与高密度圈群的林麝(0.25 ± 0.021, n=32)相比,低密度圈群中的个体更活跃(0.40 ± 0.022, n = 4);活跃性与社会亲和度之间显著相关(r = 0.390, P = 0.01),活跃性较高个体倾向于展现高的社会亲和度。建议麝场在进行麝群构建时,充分考虑林麝个体的活跃性差异及与圈群密度的关系,以提高圈群稳定性和驯养生产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