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将肺炎克雷伯菌所产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进行表达、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将保存的重组质粒pET-28a(+)/CTX-M-3在大肠埃希菌BL21( DE3)中原核表达.IPTG诱导CTX-M-3融合蛋白表达,利用镍琼脂糖凝胶亲和柱层析纯化蛋白,用纯化的CTX-M-3型ESBLs酶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 可溶性检测表明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形式(上清中)和包涵体形式(沉淀中)两种形式存在.通过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实验,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18℃,0.8 mmol/L IPTG诱导24 h的CTX-M-3重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最佳.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获得纯化的重组32 kD蛋白.免疫获得的CTX-M-3型ESBLs酶蛋白抗血清的效价为1∶32.结论 pET-28a(+)/CTX-M-3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BL21( DE3)中表达,用His亲和层析柱纯化可获得高纯度可溶性的重组蛋白,成功制备了效价较高的抗CTX-M-3型ESBLs酶蛋白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插入序列ISEcp1B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s)、AmpC酶基因在CTX-M型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ECL)中的分布,并分析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用MIC法分析2株含CTX-M基因的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ESBLs、AmpC、ISEcp1B基因及I类整合子,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 2株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四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和呋喃类抗生素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表现为敏感。在ECL15同时检出TEM、CTX-M-G1、ACT-1、I类整合子及ISEcp1B基因;在ECL45同时检出SHV、CTX-M-G1及ISEcp1B基因。ECL45(400 bp)ISEcp1B的右端均连接一个反向重复序列,有-35及-10两个启动子,与CTX-M型ESBLs编码起始距离不相同,与ECL15序列一致,GenBank登录号:EF437434;ECL45(500 bp)无反向重复序列,只有一个-35启动子,与CTX-M型ESBLs编码起始距离不相同,与ECL15序列不相同,GenBank登录号:EF441350。结论在CTX-M型阴沟肠杆菌中检出2种新的插入序列ISEcp1B,其对CTX-M的高水平表达和传播可能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临床分离的54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的PAE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MIC法和K-B法检测PAE对22种药物的耐药性,采用PCR法检测PAE的消毒剂磺胺类qacE△12sul1基因和外膜蛋白oprD2基因,并对阳性菌株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54株PAE中oprD2膜缺失、qacE△12sul1、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 Resistant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MRPA)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77.8%、14.8%、37.0%;20株MRPA菌株中,qacE△12sul1、oprD2膜缺失阳性率分别为40.0%、50.0%;54株PAE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完全耐药,对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为98.1%、对多粘菌素B敏感率为100%;MRPA与非MRPA对qacE△12sul1基因阳性菌株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prD2阴性和阳性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严重,oprD2基因的缺失可能是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所产CMY-39型AmpC酶新基因亚型进行基因克隆和重组表达。方法以产CMY-39型AmpC酶新基因亚型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总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CMY-39,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后测定该核苷酸序列,再将CMY-39基因克隆到pET-32 a(+)系统进行重组,重组菌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表达,SDS-PAGE电泳鉴定酶蛋白的表达。结果 PCR扩增出大小为1 146 bp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CMY-39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大肠埃希菌BL21转化pET-32 a(+)/CMY-39重组质粒后,AmpC酶三维试验为阳性。此基因能在大肠埃希菌中大量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蛋白分子质量大约为60 kD。结论此基因为CMY-39新基因亚型,登陆号为HM565135;成功表达重组的CMY-39型酶,为进一步做酶动力学及酶的其他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铜绿假单胞菌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用Kirby-Bauer(K-B)药敏法分析2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ESBLs、ISEcp1B插入序列及Ⅰ类整合子;用套式PCR在Ⅰ类整合子寻找β-内酰胺酶基因盒。结果26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下列抗生素的耐药率为:(1)头孢噻肟(69.23%)、哌拉西林(65.38%)、替卡西林/克拉维酸(65.38%)、头孢他啶(57.69%)、头孢吡肟(46.15%)、环丙沙星(50.00%)、氨曲南(46.15%)、阿米卡星(34.62%)、亚胺培南(30.77%)、头孢哌酮/舒巴坦(23.08%);(2)1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CTX-M-G1,其中4株同时检出TEM、SHV、CTX-M-G1、ISEcp1B及Ⅰ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内未扩增出β-内酰胺酶;(3)ISEcp1B下游均连接CTX-M型ESBLs,ISEcp1B右端有一个反向重复序列,为转位酶提供作用位点;-35及-10位点各有一个启动子,对下游不同的CTX-M型ESBLs的高水平表达和传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论ISEcp1B可能对下游CTX-M型ESBLs的高水平表达和传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 CMIA)检测临床血清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Veponema Pallidum particie agglutination test,TPPA)法作为对照标准,采用CMIA法检测2012年11月到12月1200例住院患者的血清标本,并用卡方检验评价两种检测方法对同一个样本的化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200例血清标本中用CMIA法检出阳性率为11.3%,TPPA法检出阳性率为10. 9% ,以TPPA为标准,CMIA法敏感性为96. 9%,特异性为99. 2%,其中CMIA法检测血清S/CO值〉 4. 00的110例,用TPPA确认107例阳性,阳性预测值(PPV)为97.3%;CMIA法S/C0值在1.0-9.0,TPPA可出现阴性结果。结论CMIA法可替代TPP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对于CMIA法检测S/C0值1. 0-4.0的需进一步复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high-level aminoglycoside-resistant,HLAR)肠球菌临床株表面蛋白基因(esp)、Ⅰ类整合酶基因(IntI1)、耐氯霉素肠球菌乙酰转移酶基因(cat)等三种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及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53株肠球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用PCR法扩增肠球菌esp基因、IntI1基因和cat基因,阳性产物送测序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53株HLAR肠球菌中,esp基因阳性率为28.3%,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49.1%,没有检测到cat基因.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氨苄西林62.3%、环丙沙星75.5%、红霉素94.3%、高水平庆大霉素75.5%、高水平链霉素73.6%、喹努普汀/达福普汀32.1%、四环素66.0%、万占霉素1.9%、利奈唑胺0.结论 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esp基因和IntI1基因与肠球菌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 对临床分离的54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的PAE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MIC法和K-B法检测PAE对22种药物的耐药性,采用PCR法检测PAE的消毒剂磺胺类qac E△12 sul 1基因和外膜蛋白oprD2基因,并对阳性菌株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54株PAE中oprD2膜缺失、qac E△12 sul 1、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 Resistant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MRPA)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77.8%、14.8%、37.0%;20株MRPA菌株中,qac E△12 sul 1、oprD2膜缺失阳性率分别为40.0%、50.0%;54株PAE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完全耐药,对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为98.1%、对多粘菌素B敏感率为100%;MRPA与非MRPA对 qac E△12 sul 1基因阳性菌株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prD2阴性和阳性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严重,oprD 2基因的缺失可能是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探讨其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5例IM患儿外周血T、B和NK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患儿中的7例进行治疗2周后细胞亚群的测定以观察动态变化;对患儿进行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IM患儿CD3、CD8 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升高,CD19、NK、CD4和CD4/CD8值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例IM患儿治疗2周后T细胞亚群的测定值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CD4、CD4/CD8值低于治疗后,治疗前CD8高于治疗后.IM患儿急性期CD8、CD4/CD8水平与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10%和>1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估IM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