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链格孢的毒性及其产毒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从食管癌高发区林县分离的具有强烈毒性和致突变性的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D_(10)-A_2”菌株粗提物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结果为71.25g 培养物/kg 体重;7个菌株粗提物的程序外 DNA 合成(UDS)试验,6个菌株粗提物的 DNA 合成抑制(DSI)试验。结果 UDS 试验6个菌株为阳性,DSI 试验5个菌株为阳性。说明互隔交链孢提取物可致人体细胞 DNA 的损伤。本文还报道了链格孢适宜的产毒条件。链格孢在一般粮食上均能生长繁殖产毒,适温为25℃,适宜的湿度根据粮食品种不同而为33—50%含水量。在北方侵染的主要粮食为小麦,当麦粒灌浆成熟期遇到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或在收割脱粒时遇到连阴雨,麦粒被雨水浸泡。污染非发生于贮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用WHONET5.4软件对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8年血培养标本中分离阳性率分别为9.4%、10.3%和11.6%;革兰阳性球菌3年分离率在逐年增加:分别为40.9%、48.7%和53.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分别为55.4%、50.7%和41.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布氏杆菌的分离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葡萄球菌中MRSA3年的检出率是57.9%、61.5%和76.2%;MRSE的检出率是76.9%、78.6%和78.70%;大肠埃希菌ESBL的检出率分别是47.2%、61.3%和52.8%,肺炎克雷伯菌ESBL的检出率是46.2%、45.5%和41.2%;耐药性分析显示糖肽类或口恶唑脘酮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率最高,碳氢霉烯类及阿米卡星对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美罗培南敏感性较好。结论2006~2008年血培养标本中革兰阳性球菌的分离率和葡萄球菌中MRSA的检出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应加强监测,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探究在集胞藻PCC 6803中引入外源乙醇合成基因并敲除集胞藻PCC 6803中编码乳酸脱氢酶的slr1556基因对生物合成乙醇的影响。在集胞藻PCC 6803中引入来源于运动型发酵单胞菌的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与大肠杆菌的NADPH依赖型醛还原酶基因(yqhD)光强启动子PrbcL的驱动下组合表达,生物合成乙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敲除集胞藻PCC 6803中编码乳酸脱氢酶的slr1556基因,以提高乙醇合成前体丙酮酸含量,促进乙醇的生产。结果显示敲除slr1556基因可以提高丙酮酸含量并显著增加乙醇的产量。竞争性丙酮酸转化乳酸代谢途径的阻断可以有效促进丙酮酸的累积,进而促进乙醇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该文目的为研究LIN28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揭示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实验发现,胰腺癌细胞中LIN28的表达模式与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有关,将干扰质粒LIN28 sh RNA转染入LIN28高表达的PANC1细胞,将过表达载体3×Flag-LIN28转染入低表达的SW1990细胞中,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基因沉默或过表达的效果,并运用CCK-8法分析细胞的增殖能力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结果显示,下调LIN28后,PANC1细胞中LIN28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细胞增殖减慢,迁移减少;而上调LIN28后,SW1990细胞中LIN28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高,细胞增殖加快,迁移增加。由此说明,沉默LIN28基因可以抑制PANC1细胞增殖和迁移,过表达LIN28基因可以促进SW1990细胞增殖和迁移,这为阐明LIN28在胰腺癌演化过程中的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Let-7家族是最古老而保守的micro RNAs(mi RNAs)之一,由于它在许多肿瘤中表达下降或缺失,故被认为是肿瘤抑制因子。LIN28是一种高度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通过抑制let-7而发挥致癌功能。目前认为,LIN28/let-7通路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LIN28/let-7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将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