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矢尖蚧第一代幼蚧发生期的预测预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和法国。是柑桔上一个重要的顽固性害虫。此蚧在我国历史上较少成灾,70年代中期以后才逐趋严重。由于成蚧抗药力特强,又缺乏我国自己的科学测报方法指导防治幼蚧,在虫灾严重时仅靠使用高浓度剧毒药剂,结果不但防治效果极差,而且杀伤了大量的天敌,使害虫更加猖獗成灾。为了解决此一问题,笔者在国内外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于1977—1985年在重庆桔区开展了本测报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湿度和光照对桑白盾蚧种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 4组不同湿度和 3组光照条件下桑白盾蚧 Pseudaulacapis pentagona(Targioni-Tozzetti)的种群生长状况 ,组建生命表。相对湿度在 55% ,77% ,80 % ,95%时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 :- 0 .0 0 57,0 .0 510 ,0 .0 50 8,0 .0 0 94 ;净增殖率分别为 :0 .6 92 0 ,2 7.2 10 0 ,2 7.6 6 80 ,1.86 0 6 ;后 3者世代增倍时间分别为 13.5910 ,13.6 4 4 6 ,73.7391天 ;光周期在 L∶D=14∶ 10 ,12∶ 12时 ,种群内禀增长率分别为 :0 .0 4 4 5,0 .0 334,净增殖率分别为 2 3.96 2 8,12 .156 2 ,增倍时间为 15.576 3,2 0 .752 0天 ,而 L∶D=10∶ 14时 ,净增殖率为 0 ,内禀增长率和增倍时间都不存在 ,种群将消亡。  相似文献   
3.
湖北红点唇瓢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权炳  陈邦强 《昆虫知识》1993,30(3):171-174
该虫在重庆一年发生4代,以2~4代成虫越冬。3月上旬气温达14℃以上成虫开始产卵。9月下旬气温达19℃以下停止产卵。在平均21.5℃和24.5℃时完成一代各需77~80天和37~55天。田间成虫于5月中旬、7月中旬、9月中旬和10月下旬出现4次高峰。捕食矢尖价、桑盾蚧、米兰白轮蚧和柿绒粉蚧。在益害比为1:100~400时,放虫后65天,矢尖蚧虫口下降87.42%~94.36%。发现幼虫寄生蜂6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