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99篇
  92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最大的化学公司——西德巴登苯胺烧碱公司(BASF)计划在美国北方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建立所属的第一个生物技术实验室。该公司将投资45百万美元建造这个生物技术实验中试机构,吸引生物医学研究团体和杰出人材,并期望于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该实验室将配备230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60名科学家。它将成为马萨诸塞州最大的生物技术实验室之一。这一  相似文献   
2.
据现有文献资料,在我国临床分析化学领域内,所应用的固定化酶仅见过氧化氢酶、葡萄糖氧化酶、脲酶等很少几种。我们选用国产酶试剂和化学试剂,采取两种较温和的固定化方法,即白蛋白-戊二醛交联法和聚氯乙烯(PVC)包埋法,固定化乳酸脱氢酶(LDH)。前法在玻片上交联,取酶膜做试验;后法在玻棒上包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五种不同的HCV C基因表达工程菌株,研究了影响HCVC基因在E.coli中高效表达的因素。结果表明疏水区编码序列的存在与否对基因表达水平影响较大;翻译通读现象可直接影响目的表达产物的累积水平;不同宿主细胞对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了高表达工程菌株,其表达水平达38.5%,为制备高质量重组HCV C抗原并研究其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冯同道  娄筱爱 《动物学报》1993,39(3):341-342
输卵管液是由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分泌和输卵管血管渗出的混合液。人和浦乳动物的输卵管液除维持输卵管内渗透压和调节pH值外,还对生殖细胞的进一步成熟、受精、受精卵的卵裂和运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输卵管液内含有水、无机盐、糖、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有些内含物质还和动物的性周期有关。但有多种生理功能和生殖功能的维生素A、D、E在输卵管液中的含量未见报道。我们采用荧光分析法对不同性周期兔输卵管液中和血清中维生素A、D、E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比较。  相似文献   
5.
6.
青藏高原高海拔引起的地形、气候和土壤空间差异造就了其独特的植被类型及其空间变化,当前研究缺乏针对青藏高原全域范围内各植被类型特征和环境差异的定量与系统性分析。针对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植被类型,选用植被、地形、土壤、气候4个维度共计58个空间化指标,采用频数分布统计方法对这些指标开展了定量分析,系统揭示了青藏高原全域范围内各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及环境差异。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大部分的环境及植被特征指标对青藏高原各主要植被类型的区分度较高,其中,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裸地覆盖度、海拔、土壤温度、年最低温度、年总蒸散发7个指标对青藏高原各主要植被类型的区分度较高。揭示的青藏高原各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及环境差异,可提高灌丛和草地之间、各草地类型之间、高山苔原-垫状-稀疏植被与其他植被类型之间的可区分性,有助于解决青藏高原植被精细分类中广泛存在的灌丛和草地区分、草地类型细分、高山苔原-垫状-稀疏植被识别和山地垂直地带植被识别四个难点问题。研究结果一方面可服务于青藏高原的植被精细分类,另一方面也可服务于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带划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评估、地表物质循环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是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作用流动机制融入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提升人类生态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耦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逻辑方法,以苏南地区为研究区构建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和社会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耦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生态安全格局应以维系区域生态安全和保障区域人类生态福祉为构建目标。其中,生态安全以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风险为核心关注对象,人类生态福祉的实现依赖于人类主动获取与生态系统服务流;(2)苏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间存在错配格局,在此基础上分别识别生态源地与需求源地4247.46km2、1882.16km2,生态廊道与供需廊道1614.02km、1915.82km,生态夹点29处、生态障碍点23处、生态供需节点20处;(3)形成"三区四带两组团"的社会-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布局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保护修复策略,推动经济-生态空间协同发展。研究可为丰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理论和方法、推动国土空间优化与管控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钼、硼对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The study deals with the changes of membrane peroxidation and endogenous protective system with different supplementation of molybdenum (Mo) and/or boron (B) concentration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 leaves at three developmental stages (5-trifoliate stage, initiation of flowering, and peak podsetting stage) in three pot-grown soybean varieties (“Zhechun No.3”, “Zhechun No.2”, “3811”). The control plants under low Mo and low B exhibited an increasing of membrane permeability (MP),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proline (Pro) contents, polyphenol oxidase (PPO) and ascorbate oxidase (AO) activities and a decrease of ascorbate (AsA) content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ascorbate peroxidase (AP) and catalase (CAT) activities. Application of Mo or B alone raised the ability of anti-oxidant of soybean leav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nti-oxidant enzymes (including SOD, POD, CAT and AP) related closely to anti-oxidant compounds (including AsA and Pro). There was som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ffects of Mo and B on the anti-oxidant, and a synergetic effect was observed between Mo and B. Some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responses to Mo and B was found among the three soybean varieties which was related to the activities of the total anti-oxidant systems.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杀真菌素链霉菌发酵生产恩拉霉素的产量。【方法】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恩拉霉素生产菌株杀真菌素链霉菌F1中影响细胞次级代谢及抗生素合成的核糖体S12蛋白的编码基因rps L进行改造,将第43位的赖氨酸(Lys)分别替换为天冬酰胺(Asn)和精氨酸(Arg),并对改造菌株L-M1(Asn43)和L-M2(Arg43)的生长特性、抗生素合成以及摇瓶发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改造菌株的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产孢周期明显缩短,野生型菌株在MS培养基中,28°C下需要培养5-7 d后才能产生孢子,而在相同条件下,改造菌株3 d后就能产生大量的孢子;恩拉霉素产量相对提高,摇瓶发酵条件下,改造菌株L-M1(Asn43)和L-M2(Arg43)的恩拉霉素产量分别可达到1 334 U/m L和1 456 U/m L,与野生型菌株F1相比分别提高了11.9%和22.1%。【结论】通过遗传改造,恩拉霉素的产量得到了提高,为其他位点的遗传改造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