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氧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基团,它能与酶、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发生反应形成共价键,有利于生物分子的固定化。经共价结合法固定化的酶其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可得到显著提高。用环氧树脂ES-103B为载体采用共价结合法对海洋细菌Bacillus sp. DL-2的胞外蛋白酶进行固定化,经过单因素实验优化条件得出最优固定化条件为:p H 8. 0的胞外蛋白酶溶液,25 g/L的ES-103B,45℃下反应8h。采用此最优条件下的固定化酶拆分(±)-乙酸苏合香酯制备出了e. e. p=97. 5%的(R)-1-苯乙醇(产率为45. 0%)和e. e. s=99. 2%的(S)-乙酸苏合香酯(产率为83. 9%)。该固定化酶拆分(±)-乙酸苏合香酯在重复使用8次后制备出的(R)-1-苯乙醇的e. e. p仍大于90%,且固定化胞外蛋白酶在4℃下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FeMo蛋白与过量(5-6个当量)的酸性靛蓝保温30-60分钟后,蛋白中的P-金属原子族全部氧化,然而蛋白中的FeMoCo全都处于还原状态。Na2S2O4使这种部分氧化的FeMo蛋白中的P-ciuster重新不,甲基紫精可加快这种还原,而亚甲蓝等氧化剂则使这种蛋白中的FeMoCo受到氧化,对这种部分氧化的FeMo蛋白分别进行CD还原滴定和测定氧化过程中的EPR/ABS的变化已经得到p-Cluster和FeMoCo的氧化还原当量数目。  相似文献   
3.
一种蛋白质等电聚焦银染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电聚焦是蛋白质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常因一些生物材料蛋白含量太低,常规的考马斯亮蓝染色不能显示区带,给研究工作带来困难。人们曾考虑聚焦后用超敏感的硝酸银染色法克服之,但因聚焦后凝胶上含有Ampholine而往往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染色获得成功。现简介如下。 一、固定与浸泡  相似文献   
4.
做双向电泳常遇到第一向胶条(等电聚焦后的凝胶)的保存问题。有介绍将一向胶条低温保存,通常是普通冰箱冰格层,但若放不好,胶条会变形且很难恢复。有介绍将一向胶条存于液氮中,这代价较大,也较烦,在一般实验室做不到。把一向胶条长期放在水中保存也不好,一则容易长菌,二则胶条多了不易保管。 我们试将一向胶条(这里仅指平板聚焦电泳后的  相似文献   
5.
组织培养法应用在豆科和非豆科共生体系的研究中已有报道,但应用于水稻与根际固氮菌联合共生的研究中至今还未见。我们在探讨水稻根际联合固氮体系的植物细胞与细菌的关系中,采田了水稻根组织培养的方法,建立了愈伤组织水平上的联合固氮体系。初步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用在水稻的联合固氮研究中是可行的,并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国营南阳湖农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的南阳湖畔,建场前原系湖水泛滥、杂草丛生的地区,由于湖水涨落不定,经年耕作失时,大片一地荒芜,因而成为微山湖蝗区飞蝗发生的严重地带。发生面积厂,蝗蝻密度每平方丈1,000—2,000头左右。农田常因蝗害、水灾、草荒等而颗粒无收。1956平建场后,通过机耕垦殖、规划土地、栽培作物和人工捕打及药剂防治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蝗害仍较严重。亦曾有小麦穗头被全部咬掉,或因蝗害减产3—4成。1959年之后,由于贯彻了改治并举的方针,在农场党委正确领导下,从1960年春季开始,采取了根除蝗害的一系列措施,几年来已收到了良好效果,不仅大大压缩了飞蝗发生的面积,而且夏、秋蝗密度亦大为减少(表1)。  相似文献   
7.
甲烷氧化细菌的一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沼气发酵装置中,分离出一株H型专性甲烷氧化细菌81Z菌株。它具有甲烷氧化细菌的一般典型性状。根据其极生单鞭毛和过氧化氢酶阴性的特征,该菌株明显地区别于已知的任何一种甲烷氧化细菌,被认为是一个新种并命名为沼气甲基弯菌(Methylosinus methanica)。本文还讨论了它在厌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8.
水稻的氮素利用效率与品种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分蘖末期测定,90个稻品种氮利用效率(地上部于重mg/mgN)有明显差异。最大差异达77.4%。氟利用效率的总趋势为:古老地方品种>现代有成品种,高秆品种>矮秆品种,但有例外。籼、粳稻间无规律性差异。高氮效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明显较低,而光合速率则下降不显著。株高、叶色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预测水稻品种氮利用效率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昆虫的通讯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昆虫通讯行为中视觉、听觉和化学的三种通讯方式,及其在昆虫生长发育、繁殖和个体交往过程的重要作用,同时对该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紫竹梅雄蕊毛细胞发育过程中胞间连丝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紫竹梅(Setcreasea purpurea)雄蕊毛细胞间的胞间连丝随着细胞的生长、发育、衰老而呈现动态变化的过程.花蕾和开放花的雄蕊毛细胞间的胞间连丝,具备胞间连丝的一般结构,直径约50 nm .衰老花雄蕊毛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拓宽,内部结构逐步降解、撤离,呈开放式通道,直径约100 nm . 在胞间连丝的动态开放过程中,细胞内的细胞器也发生相应变化. 对胞间连丝形成开放性通道及其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