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莹  刘娜  杨瑞恒  刘俊杰  张敏 《菌物学报》2020,39(6):1109-1116
香菇是我国深受欢迎的食药用菌,产量居食用菌产业之首。为拓宽栽培香菇菌株的遗传背景,解决现有主栽香菇菌株种性退化的问题,本研究以香菇‘808’菌株与3个香菇野生资源、3个栽培菌株(辽抚4号、BY1和荷香)开展单-双杂交育种,开发适合当地栽培环境的主栽品种。研究结果显示:在270对单-双杂交组合中,通过锁状联合观察和与亲本的拮抗试验,鉴定出89个杂交子,进一步通过栽培试验筛选出10个性状相对优良的候选菌株;最终通过农艺性状对比试验,筛选出ZJXG 5和ZJXG 8两个优良杂交菌株,这两个菌株均以当地长白山野生资源S1和本地主栽菌株BY1为双核杂交亲本选育而来,表现出超亲显著、菇形圆整、颜色呈浅褐色的特性,前4潮生物学效率在86%-88%之间。本研究结果揭示,在香菇杂交育种中,当亲本菌株来源地域与杂交后代菌株筛选地域相近时,单双杂交亲和率、杂交菌株的出菇率和丰产性指标较高,这提示我们,利用当地野生香菇资源更有利于创制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2.
张会兴  张征  宋莹 《生态科学》2012,31(6):671-677
以青海省为例,采用Fuzzy-Grey模式对该地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格尔木市水质较好为II类水,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均为III类水,水质的优劣次序为格尔木市>西宁市>海东地区,该结果与标准推荐模式评价结果相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运用美国环保署推荐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地下水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个人年均总风险均超过人体可接受风险水平,其中格尔木市的总风险最大达到了1.99×10-4a-1约为ICRP推荐标准的4倍,西宁市、海东地区分别约为2倍和4倍,总风险的大小顺序为格尔木市>西宁市>海东地区,其中对总风险主要贡献是六价铬的致癌风险。通过地下水水质评价和健康风险分析为当地地下水开采利用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 EPCR)、一氧化氮(NO)的表达及与炎症反应和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4例为川崎病组,根据患儿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将川崎病组分为CAL组30例和非CAL组(NCAL组)74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6例为对照组。比较川崎病组与对照组、川崎病组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CAL组与NCAL组s EPCR、NO、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分析川崎病患儿s EPCR、NO与炎症因子及CAL的相关性。结果:川崎病组患儿s EPCR、NO、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组患儿急性期s EPCR、NO、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s EPCR、NO、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s EPCR、NO与CRP、IL-6、TNF-α及CAL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s EPCR、NO水平与炎性因子及CAL相关,s EPCR、NO可能在其炎症反应及CAL进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肥厚型心肌病人群中α-Galactosidase A突变的患病率及其临床表现。方法:对439名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156名健康对照GLA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及基因型及临床表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确定了2个致病性突变,包括1个错义突变E66Q和1个剪接位点的突变c.547+1GC。2个突变在156名健康人群未发现,在1000人基因组计划中未报道。确定中国汉族肥厚型心肌病人群中α-Galactosidase A突变0.45%的患病率。结论:Fabry病在中国汉族肥厚型心肌病人群中α-Galactosidase A突变的患病率较低。基因检测有助于Fabry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该文主要研究C1型尼曼–匹克病小鼠(Npc1~(–/–)小鼠)雄性不育的睾丸病理变化,并进一步探讨Npc1基因对雄性不育的影响。随机选取P60的Npc1~(–/–)和Npc1~(+/+)雄鼠各12只,观察隐睾发生率;然后,随机选取P20、P40和P60的Npc1~(–/–)和Npc1~(+/+)雄鼠睾丸组织,统计睾丸重量并计算睾丸指数, HE染色观察生殖细胞层数并测量生精小管直径, PAS糖原染色观察生殖细胞周期并统计精母细胞在总细胞数中的相对百分比,油红O染色观察间质细胞的脂质存储;最后,随机选择P60的Npc1~(–/–)和Npc1~(+/+)雄鼠睾丸,通过TUNEL染色观察生殖细胞凋亡,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p53、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Npc1~(+/+)雄鼠相比, Npc1~(–/–)雄鼠均有隐睾发生,睾丸重量和睾丸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 P0.001),生殖细胞层数不明显,生精小管管径显著减小(P0.001),生精周期不规律且精母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01),间质细胞的脂质存储显著减少(P0.001);生殖细胞凋亡大幅增加(P0.001), 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p53、Bax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Bax/Bcl-2比率显著升高(P0.001)。该文结果提示, Npc1基因突变导致隐睾、睾丸结构异常、间质细胞脂质储存减少及生殖细胞凋亡,因此, Npc1基因可能成为研究男性不育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C3H1型的锌指蛋白36 (zinc finger protein 36,C3H type-like 1,ZFP36L1)是一种高度保守且具有CCCH型RNA结合结构域的蛋白质。近年来,ZFP36L1在多种肿瘤中的作用被报道,但是在舌癌中的表达型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Western印记结合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ZFP36L1在舌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在相对低表达ZFP36L1的舌癌细胞SCC15和SCC25中,稳定过表达ZFP36L1,细胞计数实验发现,SCC15细胞的数目由(4.768±0.09225)×10~3个降低到(3.089±0.09745)×10~3个,SCC25细胞的数目由(6.274±0.01311)×10~3个降低到(4.037±0.01173)×10~3个;平板克隆实验提示,SCC15和SCC25细胞克隆数目是对照组的0.67倍,0.68倍,0.7倍和0.59倍,0.57倍,0.59倍;过表达ZFP36L1组G_1期的SCC15和SCC25细胞分别由61.82±0.8933%增加到88.72%±0.8378,由56.31%±1.029增加到71.7%±0.9303;而S期的细胞由25.21%±0.9865减少到11.31%±0.6567,由28.58%±0.8182减少到18.61%±0.6798。过表达ZFP36L1能明显下调SCC15和SCC25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蛋白质水平。过表达ZFP36L1组的SCC15和SCC25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 mRNA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0.217倍和0.175倍。在舌癌细胞中,上调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水平可消除由过表达ZFP36L1引起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总之,ZFP36L1在舌癌中呈低表达;可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抑制舌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利用GC-MS技术对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 et Maxim.) Harms)和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 et Maxim.) Seem)叶片初级代谢产物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运用PCA和OPLS-DA方法分析后,将刺五加和短梗五加叶片划分为3个发育时期:生长期(Growth period)、旺盛期(Exuberant period)、凋落期(Autumn period)。刺五加叶片3个时期筛选出糖类、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多元醇等共53个差异化合物,短梗五加叶片3个时期筛选出糖类、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多元醇等共51个差异化合物。进一步分析表明,刺五加和短梗五加叶片在旺盛期和凋落期之间差异化合物最多,其中刺五加主要是糖类、有机酸;短梗五加则除了上述两类化合物外,还包括脂肪酸、多胺类化合物。两者作为同属植物,在差异化合物的组成类型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果初步揭示了2种同属药用植物叶片不同时期初级代谢物的积累模式,为2种植物叶片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虽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已被证实为肿瘤EMT的主要诱导剂,但是HGF诱导肿瘤EMT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Snail在HGF诱导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用HGF处理肝癌HepG2和Hep3B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划痕试验及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Met,AKT的磷酸化及蛋白质表达的变化,Western印迹与real-time RT-PCR检测上皮细胞表面标志E-Cadherin和间质细胞表面标志N-Cadherin、Fibronectin的表达变化,以及EMT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经HGF处理的HepG2、Hep3B细胞,Met和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强;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向间质型细胞形态转化;细胞划痕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显著增强;Real-time RT-PCR和Western印迹实验显示HGF的诱导能上调间质标记蛋白的表达及下调上皮型标志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发现,HGF能上调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干扰Snail能逆转HGF对HepG2和Hep 3B细胞EMT发生的诱导作用.由此可见,HGF可能通过诱导Snail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EMT的发生.这为阐明肝癌细胞侵袭转移机制,以及肝癌的防治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末,滑菇Pholiota microspora在我国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在经历了灭菌方式从半熟料到熟料、出菇方式从盘栽到袋栽的发展过程后,目前生产方式以季节性的熟料层架袋式栽培为主。滑菇的工厂化生产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相较于传统栽培模式,设施调控下的周年规模化生产更强调菌种稳定性、生产的标准化、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提高出菇一致性和缩短生产周期等。文中介绍了我国近年的滑菇生产情况,结合我国滑菇生产实际,从品种选择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对滑菇工厂化生产的栽培和管理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根据我国滑菇生产实际提出了现阶段工厂化和传统栽培方式相结合的栽培模式,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0.
宋莹  田心 《生物物理学报》2001,17(4):661-668
一些生理信号,例如脑电是源自于高维混沌系统,因此低维混沌理论和方法不适用于分析这类高维混沌。采用投影追踪主分量分析法(Princiopal Component Analysis based on Projection Pursuit,PP PCA)对高维Lorenz模型系统进行了降维的研究。在用上述方法成功地对线性和非线性噪声-周期模型分别进行了PP PCA分析的基础上,对Lorenz高维混沌系统进行了PPPCA降维的研究。结果表明,正确选用非线性的投影追踪主分量分析法,可以通过简化原系统达到降维的目的,并能保留研究所关心的原系统的主要动态特性。同时也阐明了方法的稳定性和将该方法应用于高维脑电降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